职业农民春耕大显身手

21.05.2015  08:23

      眼下正是吉林省西部春耕的黄金期,田野中“突突”而过的农机,就像追赶春光的穿梭机,正在完成最后的春耕。

      家庭农场:“”景可观

      “下雨就是下钱”。连续几天的“喜雨”,让我们在田间地头总能听到这样直白的表达。

      “缓解旱情多少有点运气,可是种地靠的却是实力。”说这话的人是长岭县丰库村农民郭长林,他一直在琢磨如何解决干旱的问题,对电脑上介绍的自走式灌溉设备他非常动心。

      郭长林是职业农民,一户种了85公顷地,现在正申报家庭农场。与郭长林合作的农户,最差的地块每公顷仍可收入3000元。

      长岭县双丰源家庭农场由水稻种植大户张军创立,共流转土地面积1200公顷,主要从事有机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销售和储藏。有了家庭农场这个经营主体,张军在贷款等方面不愁了,打出来的粮食注册了商标,卖上好价钱。如今他还开展食品深加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张军的农场前途光明,张勇的农场也是“”景可观。镇赉县农民张勇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小冰麦收获后复种白菜效益更高。于是他承包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去年他的一公顷地小冰麦复种白菜后,实现经济收入近5万元。

      合作社:春耕主力军

      4月24日,位于长岭县太平川农业园区的兴源合作社的地头,汩汩清水通过大型喷灌为4亩大田浇水。

      社员戴书发64岁了,两年前入了合作社。去年他的5公顷地种植谷子,全采用绿色种植技术,谷子不靠化肥生长,一点不愁销路。

      今年合作社给种植谷子的外村合作农户,先期提供种和肥,谷子种植面积扩大到300公顷。

      为了集约经营,兴源合作社给86户村民盖了楼房。村民交少量入住费就上楼,还免除物业费、采暖费。原有平房推倒后恢复为耕地。合作社还改土垫田,对盐碱地全垫一遍,增加耕地面积。

      40岁的李洪国把地交给合作社后,除了有每公顷5000元的固定收入外,今年还成为合作社新创办的畜牧养殖场的工人,每天工资不下100元。

      像兴源合作社这样的新型经营主体,如今正成为春耕中的主力军。

      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发展

      在春耕中大展身手的还有那些农业

      龙头企业。

      洮南市福顺镇翻身村1社村民段志文是金塔集团的合作农户,他有近4公顷地加入到茂源合作社种植“洮南辣椒”。金塔集团的基地有3万公顷,种植和经营是全产业链模式,采摘全程机械化,每公顷地比农户自已种多收入4000多元。去年,段志文在金塔集团打工加上种杂粮、水稻及辣椒等,收入近10万元。

      长岭县科尔沁牛业的饲料工厂,今年扩大了全株玉米饲料的种植面积,他们不但为本地养殖场储存饲料,还把饲料供应给总公司。公司总部养殖的上万头牛,全依赖长岭科尔沁今春饲料玉米种植。等到玉米长到最适宜作为饲料时,将连同秸秆一道加工成饲料,进入青贮窖贮存。

      位于通榆县的佳佳香公司,今年已是连续3年在200公顷的农场播种苜蓿草,这是养肉驴最好的饲料,还可以控制草原盐碱化。整个草场通过驴粪沤肥还田,培肥草原,驴吃草,粪还原,不久的将来,就能重现草原风貌。

      龙头企业通过“前置”或“后移”产业链条,开创了全新种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