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搅热黑土地
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农安县农民陈明昉并不想做个“安分”的农民。“我总琢磨着得在种地上搞出点名堂来!”2013年,陈明昉放弃县城里的小生意,回村流转了20公顷土地,搞起规模经营。去年年底,他牵头成立了村里第一家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40多户。“成立合作社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希望能通过它带领大家一起种地致富!”陈明昉说,以前种地是为了糊口,现在他已经把农民当职业,把农业当事业。
时代的发展,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农民的认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皇历”早已成为“过去时”,像陈明昉这样的职业农民正成为黑土地的新主人。
职业农民打造农业“升级版”
“你看这小苗长得多好,要是春耕时来看看,那场面相当壮观,我们用最先进的6行免耕播种机种地!”农安县众一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文业胜说,像这样的机器,他们合作社一共有6台。
老文告诉记者,合作社现在已经实现玉米种收全程机械化,春种时有免耕播种机、田间管理时有植保机、秋收时有玉米联合收割机,先进的机械让生产变得“轻松加愉快”。不仅如此,在农业技术应用上同样有亮点,秸秆还田、优良选种、测土施肥、生物防螟……从种到收集成应用了十多种农业技术。
“要我说,我们合作社里的农民都是职业农民,种地是他们的职业,他们把地种精了,收入自然也高了!”文业胜说。
“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提供了广阔空间。”市农委农业专家说。
职业农民为新农村注入新活力
在双阳区平湖街道黑鱼村,周丽君可以称得上是“技术大拿”,也是全村的“女英雄”,因为她靠技术和市场观念撑起“葡萄村”半壁江山。
几年前,周丽君牵头成立了金宝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了让大家改变思维方式,她带领葡萄种植户一行30多人,到被誉为“水果之乡”的辽宁熊岳参观考察。回来后,她便组织社员上温室大棚项目,并聘请熊岳的技术专家上门指导。
“现在休闲农业特别受城里人欢迎。”周丽君抓住这个商机,带领大家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并为黑鱼村赢得了“葡萄村”的美名。现在,金宝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61户,葡萄种植面积达20公顷。仅葡萄一项,合作社的年销售收入就达840万元。
“职业农民拥有新思维、新技术,为农村注入了新活力。”市农委农业专家表示。
今年全省培育2.5万名职业农民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成为职业农民,从去年开始,根据农业部总体安排,我省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今年,我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少于2.5万人,其中生产经营型不少于1.2万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不少于1.3万人,重点培育、孵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
据介绍,今年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以理论培训、实地训练和跟踪服务为主,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注重实践技能操作,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逐渐由培训向培育转变,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远程教育和现场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基地实训相结合,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记者 张晓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