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弊不诚信只是一半人的共识?
近年来,大学生作弊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对此见怪不怪,不以为耻。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0人(其中过半为在校或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4%的受访者确认自己或周围同学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行为,66.6%的受访者感觉当前大学生作弊现象普遍。
相对于上面两个数据,54.3%受访者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不诚信,这个数据更让我诧异。它意味着,仅有一半多一点的受访者认为作弊不诚实,那么,是不是近一半的受访者都认为作弊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学生对待作弊的态度,其实是中国人诚信意识的一种反映。
本月初,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表“加大纪律审查力度、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系列文章之二《突出执纪特色》,明确指出“搞假年龄、假学历、假婚姻,篡改档案,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这都不是小错误,而是欺瞒组织,是对党不忠诚”。这样的警示说明了一个问题,欺瞒组织、对党不忠诚的情况,已经不是个案,庶几成了一个现象、一种风气。
而两周前有港媒报道,北京市区近期出现“无人超市”,中国个人征信机构“芝麻信用”进行信用测试,有人主动刷卡结账,但也有人抱走昂贵烟酒,只付人民币10元,更有人分文不付。
一想到这些就沮丧不已。古今中外,诚实守信都是为官做人的基本要求。现代政治中,欺骗组织和民众,都是大逆不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当年之所以被独立检察官追得灰头土脸,差点被弹劾,就是因为他身为总统竟对民众撒谎——你可以在男女关系上打诳语,也完全可能会在政务工作中欺骗国民。
古人是很重视诚信的。历史上,关于诚信的美好传说不胜枚举,比如“李勉埋金”、“季札挂剑”,就是古人守信用、重情义的生动写照。儒家把“信”作为立国之根、治国之本;而汉儒更是把“信”列入“五常”之中,成为最基本的做人道德准则之一。当然,古代不讲诚信,视信用为儿戏者,也不乏其人,比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也正好从反面说明了诚信的重要。
到了近现代,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诚信意识遭致严重破坏。尤其是近些年来,连食品、药物这些入口的东西,一些人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造假。严复曾经喟然叹曰:“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这种“片面的深刻”之论,并不算耸人听闻。想想,竟有近半受访者不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不诚信,严复的说法还真算不上夸张。
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变。当下,针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无疑很重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制度化的信用体系更属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