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代巡山 26年只为看护这片绿
老代(左)和同事正在解救一只被绳套拴住的野鸡。
入冬后,深山里雪薄处也有1尺多深。生活在山区的人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进山。在红石林业局梨树经营所,有这么一群大山的保护者,为了保护山上的动植物,不管下多大的雪,刮多大的风,每天都义无反顾地走进大山……
野生动物的保护神
3月3日清晨,天还没亮。51岁的林政股长代剑锋早早起来了。出门前,他要仔细核对前一天完成的工作数据。他这天要去辖区内的三道沟屯现场采集丢失林地数据。由于辖区面积大,一走,就是一天。按照林班图规划好既定的路线,他在脑子里细细地盘算着新一天工作的开展顺序。
代剑锋的妻子是离家80公里外的县城一所中学的教师,经常住校,代剑锋的生活不得不由母亲照料。老母亲72岁了,身体还很硬朗。每天清晨出门前,母亲都会为他准备好一天的饭菜。饭盒的空间小,老妈总是担心儿子吃不饱,用力地多塞进一个馒头。
老代所在的梨树经营所森林管护面积为7852公顷,21个自然屯2000多住户。从1989年来到梨树经营所,26年来,他一直从事林政工作,森林资源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地清收管护、保护造林成果,工作既繁杂又辛苦。他每天都坚持在村屯和密林中巡护,靠着双脚一走就是十几公里。年轻人走上一天,都会腰酸腿疼,这种情况下,老代是走在前面的那个领头人。辖区几乎每一个沟沟岔岔,都印满了他的足迹。一年下来,老代步行3000多公里。
红石林业局开展专项“清网清套行动”后,老代更是把自己当成野生动物的保护神。正是他和同事不间断地巡护,山里的捕兽夹、兽套逐渐减少。
巡山到中午,老代和同事经常在背风的阳坡,坐在雪地上吃简单的午餐。
林地清收拿“哥们儿”开刀
下山时,路过村民许万福家,老代拐了进去。他和许万福30多年的感情,几天不见,都会想得慌。可自从林地清收以来,老代这是第一次登门。不是因为忙,是老哥俩心里有个结。
前年,林地清收的时候,许多村民不理解,在已经确认还林的地块里种上了庄稼。许万福自己琢磨着和老代的交情,别人都种上了,他也偷偷把自家的3垧地种上了庄稼。到了秋天,老代带领一群人,先把许万福家地里的玉米给铲除了。“凭啥拿我开刀?”为这事,许万福是真生气了,一年没搭理老代。可不铲除自己老哥们的地,哪有说服力?老代的心里也不好受。
老代登门,许万福也不好僵着。坐在炕头上,老代慢慢地和老哥们讲林业政策。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30多年深深的感情,在彼此对视的一笑里,什么都化解了。许万福理解了国家的政策,理解了老代的难处。他心里知道,这么多年以来,违背法律、违背原则的事,在老代这儿,是万万过不去的。
2013年冬,红石林业局全面开展林地清收工作。自打林地清收开始,老代就没休息过一天。他带领着林政员用GPS定位仪把所有被农民蚕食的国有林地全部准确定位。在深山里的积雪中搞地块定位分界,每迈出一步,都要消耗巨大的体力。他和同事提前完成了所有定位分界任务。
把困难户放在心上
离开许万福家,老代带领着年轻的林政员们去错草屯巡护。那里植被茂密,地形复杂,他要让年轻人尽快熟悉环境。
村民仲继江是老代的新朋友。他40年前意外失去了一条腿,生活窘迫。
去年的一天夜里,仲继江偷偷上山捡拾超粗的烧柴,被巡山的老代抓个正着。看见老代,仲继江扔下烧柴就跑。刚跑几步,他腿上的假肢就掉了。最后,老代把他背回了家。
了解到仲继江家的实际情况,老代领着林政员到附近山上捡来玉米秸秆、毛枝,解决了他的烧柴问题。从那以后,只要路过,老代都会过来看看他,拉拉家常。
辖区哪个屯里有困难户,困难户都是什么情况,老代都了如指掌。在巡山时顺便看望他们,已经成为老代的习惯。
天色渐暗,工作的地点离家太远了,今晚只能借宿在村民家。热情的村民虽然已经吃过了晚饭,连忙又往灶里添上了烧柴,给老代再热上些饭菜。老代不好意思地推辞着,打开自己的饭盒,围在灶前取暖,烤一下湿透的棉鞋,大口地吃起来。
至今,老代巡山已走了78000多公里。他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大山里每片土地,守护着这片深绿。(记者 施敬军 通讯员 郑晓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