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的独居老人已入院治疗 多方关注让老人感动

17.01.2015  05:37
    核心提示:1月12日15时许,在长春市绿园区基隆中街万嘉花园二期东侧的棚户区,一位独居,以拾废品为生的64岁老人,在点炉子时,突然从炉子里冒出一股风,就把火苗吹出来,燎着了他身上的棉衣和裤子。16日,本报报道了独居老人烧成重伤的事件后,读者纷纷来电,对老人的病情表示关注,并且均想对老人施以援手。

 

烧伤的独居老人已入院治疗  新文化网 石竹 摄

    新闻回顾:1月12日15时许,在长春市绿园区基隆中街万嘉花园二期东侧的棚户区,一位独居,以拾废品为生的64岁老人,在点炉子时,突然从炉子里冒出一股风,就把火苗吹出来,燎着了他身上的棉衣和裤子。因为老人未结过婚,无儿无女,没有亲人,所以被邻居从火里救出来后,他就躺在自己那简陋的出租屋里,无人照顾。详情》

    16日,本报报道了独居老人烧成重伤的事件后,读者纷纷来电,对老人的病情表示关注,并且均想对老人施以援手。有读者想捐款,有读者想去探望,而长春市烧伤医院的主任医师则拿着本报,直接找到老人的住处,将老人接到了医院,进行了治疗。

    老人已住院治疗 邻居分批陪伴

    16日13时30分许,新文化记者在长春烧伤医院306号病房内,看到了被烧伤的聂守和老人和照顾他的邻居王伟。老人斜躺在床上输液,上半身及右臂已经被厚厚的纱布包了起来,右侧脸颊及颈部有部分烧伤处裸露在外,但也被妥善清理后涂上了白色的药膏。老人见到新文化记者来访,匆忙起身,虽然行动稍有不便,但精神十分饱满。

    “我现在都轻松多了,早上来的时候,我都臭了,他们都给我处理了。”老人说,烧伤科吴华山主任是昨日8时许,赶到了老人家中,将老人接到了医院。吴主任见到老人时,老人的伤势已经非常严重。老人称,自己都能够闻到身上被烧伤的腐肉散发出来的臭味,经过吴主任专业的处理后,已经没有腐肉的味道了,而在涂抹烧伤药后,老人感觉身上的伤痛有明显减轻。

    据邻居王伟称,原本陪老人来医院的是另一位邻居聂守江,不过为了给老人取身份证,已经回去了。“我陪他到明早,明早聂守江就回来了。”王伟说,虽然每个邻居都有工作,但是看到老人烧的这么重,又无人照顾,就十分心酸,邻居们都自发的,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助老人,照顾老人,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

    医院免费治疗 专人专护还提供三餐

    14时许,吴主任又来到病房查探老人病情。据吴主任介绍,聂守和的前躯干和右臂已经有20%达到3度烧伤,并且已经有感染的现象。“今天早上,我们是看了新文化报知道的这个事情,我们立刻赶到了聂守和的家,我带了烧伤药,在他家给他做了基本的处理,就带回了医院。”吴主任称,老人的这种情况,必须做手术。“目前我们已经对老人的烧伤处进行了清创、包扎,并且用上了医院自制的特色烧伤药,也做了全身抗感染处理。接下来看他的身体状况,在下周一或周二就做手术。”吴主任表示,医院是完全有能力并且有信心,将老人的烧伤治好。

    “我们医院对这件事情特别重视,今早在接他来医院时,就已经开通绿色通道,并且医药费全免。”在看到老人的居住环境及自身状况后,长春市烧伤医院的领导一直决定,不仅免费为老人治疗,并且专人专护,还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如果有邻居陪护,连陪护的一日三餐也全部免费。“我们会安排专人为病人和陪护打饭,我们职工吃什么,就为他们送什么。”吴主任笑着对聂守和老人说,“你就放心吧,我一定给你治好了!

    热心读者要捐款 老人流泪称无以为报

    16日下午,有热心的读者,将捐款送到了报社,共1300元。还有很多的读者来电,不停的询问老人的情况。

    一位73岁的郑女士来电称,在本报看到聂守和老人的事情后,为老人的遭遇流泪了。“我也是老年人了,我一看到他这个事儿,就觉得特别难受,我想给他捐100块钱。”虽然100元钱看起来数额并不是很大,但对于每个月仅有800元养老金的郑女士来讲,是她能够拿出的全部。郑女士称,如果聂守和老人需要,她希望每个月为他捐上100元,连续捐上一年。“我是去年才有的养老金,可能太多我也拿不出,但我还是想帮助帮助她。如果我身体好的话,我真想去看看他。可我腿有毛病,冬天了,下不去楼,我只能给他转账了。”郑女士称,自己有关节炎,平时行动就不方便,但如果是夏天,她一定会亲自探望一下聂守和老人,为他送送饭。

    在病房里,新文化记者将郑女士的话带给了聂守和老人,老人未发一言,但瞬间泪流满面。老人平静了一下后,摆了摆手,“别,别让她给我捐款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她。”老人称,昨日上午,已经有很多好心人为他捐款,他不知道捐款人都叫什么,但是他将钱数都记了下来,一共是4273元。“我虽然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但我必须要记住这笔账,记住他们的好心。”老人抚摸着包扎好的右臂,噙着泪低喃着,“我还有一只好胳膊,我还能养活我自己,谢谢大家,谢谢。

    新文化网(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