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被淡忘的辉南6606库家属房中的留守“老人儿”
家属区的老人儿已经不多了(前边走的是李玉和老两口,后面带着小狗的是侯昌老人)
一入冬,李玉和就很少出屋了
于凤青生火给儿子做饭
李玉和老两口常去邻居侯昌家串门,聊的都是过去的事儿
安淑霞每天都把灶台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在辉南县团林镇有个“三不管”地带,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撤销的6606国家物资储备库。 储备库被撤销了,可当年在6606库工作的人却留了下来,他们的子女散落在辉南县的各个角落,如今,这个仓库家属区仍然生活着9户储备库的老职工,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也已经70岁。
2月4日,一路打听,记者终于找到了这个被人们逐渐淡忘的6606库。 这里还依然保持着上个世纪老厂区家属房的特色,只不过大部分房子已经闲置,个别的房子被当地农民购买修缮。 踏着厚厚的积雪,在熟人的引荐下,新文化记者来到了6606库退休老司机李玉和的家。 73岁的李玉和微胖,高大的个头看上去很有派,标准的前进帽、老式的工作服,李玉和依然是上个世纪标准工人师傅的打扮。 走进他家小院,老伴儿安淑霞正整理晾衣绳上的被衬。
李玉和老两口都是 长春 市人,1965年国家在辉南县建6606库时,夫妻俩被派到辉南县工作,从那时起,他们就留在了那儿。当了一辈子司机的李玉和说,为了安置职工和家属,很快就建起了家属区。“十多栋房子住得满满的,最多时住了50多家。”李玉和说,年轻人就都出去打工了。“大部分人都不在了,还有的去投亲靠友,老人儿现在这里只剩9家了,像我们这样老两口全的也只有3家。 ”安淑霞掰着指头算,就在前不久,又陆续有3位老人病故了。 比起其他人,他们老两口的生活还算不错。“我们俩身体还可以,能互相照应。”李玉和说,而住在附近的侯昌老两口就更难了。77岁的侯昌因脑血栓、心梗、脑梗先后住了5次院,老伴儿溪桂云也身患多种疾病。“儿女生活条件也不好,看病吃药全靠我们俩每月2000多元退休金。 ”溪桂云说。
走进73岁退休老职工于凤青家,她正在生火给躺在炕上的抑郁症儿子做饭。“儿子有病,孙子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我一个月1000多元退休金。 ”老人说着说着掉下了眼泪。
据了解,虽然这些老人居住在团林镇境内,但却归属朝阳镇管辖。由于家属区地处偏僻,无论是上团林镇还是朝阳镇,都有9公里路程,老人们要步行1公里才能到最近的西宁屯公共汽车。 李玉和告诉新文化记者,夏季还好说,家里的日常用品都是逢周三西宁屯大集的时候去买。
老人们告诉新文化记者,他们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别生病,别给儿女添麻烦。
新文化记者 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