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标牌上“做文章”

25.07.2016  22:02

  前不久,某地为建设美丽乡村,要求辖区内各村在主要路口树立标准样式的标牌——“建设美丽乡村,某某村欢迎您”。乡村还未美丽,价格不菲的“欢迎”标牌就竖起来了,一些群众对此并不欢迎。(7月24日 人民日报)

  美丽新村建设,既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途径,也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让为民服务的宗旨得以体现。有的地方借新村建设,大力发展产业+旅游模式,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让村民从中尝到了甜头,但也有一些地方不愿动真格,在表面“做文章”, 乡村还未美丽,价格不菲的“欢迎”标牌就竖起来了,乡村不仅美不起来,村民的心理恐怕更加不美。

  须知,美丽乡村不是形式主义的“第二秀场”。曾经,官场中的形式主义已让人产生厌倦,一些干部在冲动政绩观影响下,不沉下心来干实事,喜欢走形式,做面子工程,欺上瞒下掩耳盗铃,结果工作拖后腿,公众不满意。按理说,乡村建设来不得半点虚的,因为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在群众雪亮眼睛下“露馅”,令乡村不美丽,群众不满意。可还是有人冒险搞形式主义,不真刀真枪搞建设,反而一门心思走“捷径”,笔者认为,对此应该严肃对其问责。

  其实,乡村建设远不是修几条公路,每家分点种苗,或者维修一下房屋等等那么简单。表面上的风光仅是乡村建设的基础,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搞建设、搞产业、美化环境,让当地村民享受更好的生活环境,甚至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消费,带动产业发展等等,形成一条可持续的增收链条。

  “欢迎”的标牌不是不能竖,只是,没有好的资源,没有好的环境,没有好的产品,靠什么来“欢迎”游客?显然,这就是典型的“假大空”,除了能留下一张照片,自娱自乐给年终材料增点色,甚至在上级面前自夸一番,恐怕再无它用,毫无实际意义。相反,这种形式主义用了钱,却未办好事,群众不同意,组织不满意,理应严厉查处,杀鸡儆猴。

  建设美丽新村,需要因地制宜,更需要科学规划,切勿盲目跟风,相互攀比。群众真正需要的,永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能给他们带来效益的投入。老是用花拳绣腿”耍虚招,不仅浪费了钱,也冷了民心,积了民怨,应该及时止步。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