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首先是人民的命运共同体
近日闲聚,一位年届不惑的朋友唠叨到:身患慢性病的老父亲通过网络平台联系到北京的大夫,得到了有效治疗;但是,刚过完最后一个儿童节的孩子,却会在上网时偷偷浏览一些不健康的图片和视频,导致学习分心,成绩下滑。在皱着眉感叹完“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易后,朋友疑惑: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父亲的健康长寿同样重要,面对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有没有驱害趋利的两全之法呢?
实际上,在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后,类似的疑惑也困扰着各级、各地、各行、各业的官员们。不时出现的在应对和管理互联网时的两难,也会让他们发出“互联网,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喟叹。然而,实际上,就像不必为中学生因为身体发育偶尔出现分心而发愁一样,网络利弊并存的局面,也不过是成长中的烦恼。对此,完全没有必要抽刀断水,因为“水更流”的局面会一次次地昭示:正能量与负效应混杂是互联网的常态,对此,堵不如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所言:网络安全与发展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只有7亿网民的共同参与,才能共筑网络安全防线,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在习近平充满柔性、善意和期待的讲话中,既清楚地界定了人民与网络的关系,也明白地讲清了网络空间执政为民、包容发展的方向。
第一是要把握好时、度、效,用包容、耐心、吸纳、帮助、宣介、廓清、化解、引导等柔性手段处理好与网民的关系。网络舆论有时是一种干扰,但更多是一种支撑,要随时注意网络舆论,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把经常上网看看作为走群众路线的重要形式和途径,要把网上的善意批评,作为政策制定和修改的重要前提和依据。不要小瞧网络空间的众声喧哗,不要拿“沉默的大多数”作为漠视的挡箭牌。如此,才能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
第二是要把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网信事业的发展中去,既要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主干道,也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更好地惠及民生。我国已经是网络大国,但我们在区域和城乡间的差异还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提升网络费用与网络服务性价比的问题,相关单位要夙夜在心。
第三是要确保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延伸,它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只有明确握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才能说自由是秩序的目的。面对网络空间上在某个时间内、某种程度上和某些区域里存在的乌烟瘴气,要依法加强治理。要管用结合,加强网络立法、严格网络执法,引导网民遵法守法,大力推进网络空间法制化,进而形成全民的良好的上网习惯。
唯其如此,才是把人民当作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体,也才能发挥人民在构筑网络安全防线中的作用,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大河水涨小河满,如此,定能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样,我那位不惑之年的朋友,也就真的可以不惑了!(赵瑞琦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政治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