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法制报】强化网络监督平台建设 促监督预防创新发展

28.12.2015  15:04

  □胡泉海 张水田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通榆县委工作会议精神,通榆县检察院党组及时召开会议贯彻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激励斗志、提振信心。按照县委要求继续健全检察院开展的“行政执法网络监督平台”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 

  会上,院组书记、检察长冉志远传达了县委学习会议精神,对“行政执法网络监督平台”建设的意义、定位、改进、运行、保障进行详细阐述,结合工作实际,就贯彻落实县委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要求上来,紧抓机遇,精心谋划“行政执法网络监督平台”建设,积极发挥“行政执法网络监督平台”服务县域大局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将县委会议精神融入到全院工作中,认真抓好“行政执法网络监督平台”升级工作,以增强职务犯罪预防职能为切入点,全力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三是要强化管理,提高工作的执行力,提升行政执法监督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层次和水平,优化县域司法发展环境,服务全县“两个责任”落实大局。 

  监督平台建设意义深远 

  网络监督平台的有效运行,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确保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规范了县域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通过新增的职务犯罪预防功能,形成预防合力,有序地开展预防,时时进行全方位职务犯罪预防,对于党员干部的权利进行约束。 

  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监督和预防,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显的现实特点。 

  拉近了监督和被监督、预防和被预防者之间信息传递的时空距离,通过网络监督平台,能够第一时间获得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信息,行政执法行为也在网络平台上阳光运行,解决了“暗箱操作”问题。 

  监督、预防不受渠道、时空、地域等条件限制,完全摆脱了原有监督形式程序环节众多,上传下达过程迟缓的弊端,让监督更加迅速及时。 

  覆盖监督和预防运行全程,变事后监督预防为过程监督预防,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实时、全程监督,有效解决权力运行随意性大、操作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不高的问题。 

  通过实时采集分析平台的关键数据信息,对行政行为及时进行预警纠错、风险处置,对行政效能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考量与评价,实现权力运行监督管理的动态化、科学化、制度化。 

  确定监督平台建设目标 

  全面升级现有行政执法监督平台,进一步推进“职务犯罪预防网络化”,全面跟踪重大项目运行、招投标程序规范、惠民资金的使用、项目投标企业行贿查询等情况,增设体现监督和预防栏目,打造具有通榆特色的行政执法和职务犯罪预防网络监督方式。 

  增加预防动态栏目,及时发布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工作动态,及时公布领导干部对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公开述职述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等廉政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 

  增加监督通报栏目,实时发布行政执法监督成果,对行政执法监督开展情况及日常工作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增加案例警示栏目,及时发布对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情况,切实发挥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时刻警醒党员干部恪守职业道德,坚守职业纪律,始终保持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良好形象。 

  增加禁令规章栏目,实时发布各级党委、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职业纪律,组织开展网络廉政教育,实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全覆盖。 

  增加现场监督栏目,利用网上信息平台具有的网上视频在线接访功能,实现对重点行政执法场所“零距离”的监督。 

  构建监督平台长效机制 

  积极构建行政执法和职务犯罪预防建设长效机制,使平台成为落实“两个责任”和监督与预防的“重器”。 

  营造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的网络监督环境,制定网上监督预防操作规程,制定网络监督平台管理办法、工作人员职责、平台事项处理办法,明确监督平台运行和管理、网上监督和维护人员的职责、监督和预防的处理程序等,确保网络监督系统运行有序安全。 

  对网络监督和预防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通过安排专人开展监督和预防,强化对信息线索的及时汇总和归纳,提高信息处理效率,通过对收集信息线索的分析、研判,正确把握发展趋势和方向,对可能产生的危机走向做好应对准备,做到及时化解、及时处理。 

  加大基础设施保障性投入,确保监督预防平台的维护、更新和升级,不断提高网络监督和预防平台功能,增强监督和预防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网络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搜集分析和处置能力,为监督和预防平台的有效运行提供坚实的人力保证和强大的技术支撑。 

  监督平台运行效果显著 

  省院李振华副检察长到通榆院检查指导工作时,对县检察院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给予充分肯定:通榆县检察院以网络监督平台为载体,创新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在2014年初,县检察院提出了 “县委领导、人大支持、政府负责、搭建平台、检察监督”的行政执法监督思路,开创性地建立了具有通榆特色的行政执法网络监督方式,并形成专题报告,报送县委、县人大和县政府。县委对此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孙洪军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行政执法检察监督问题,出台了《关于建立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的实施意见》。投资100余万元开发了行政执法网络监督软件,建立了光纤专网,与全县50家行政执法单位实现了信息互动共享,2015年初与司法局社区矫正网络平台、县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联网运行。 

  目前县检察院正在对网络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通过县移动公司在长春聘请专门的软件公司,对现有网上平台运行系统进行增加职务犯罪预防功能,同时扩容增项;和县域内项目单位、招投标单位、惠民资金使用单位和审计部门协调联网;协调组织所有涉及联网的部门单位,全面更新内容数据。升级改造后,将形成“检察主导、部门联动、快捷通畅、密切协作”的立体式、全方位快速反应的网络监督和预防体系。通过网络平台的有效监督和预防,使我县的行政执法更加规范、职务犯罪预防更加及时有效,为服务通榆“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全县深入落实“两个责任”发挥更大更强的功能作用。 

  县检察院网络监督平台在运行之初,就高点站位,务实创新、大胆探索,充分发挥网络监督平台的功能作用。监督网络平台具有快捷高效、针对性强、覆盖面大等特点,能够有效整合执法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审查行政执法单位卷宗,看行政执法程序是否合法,处罚是否适当;另一方面通过调取监控录像等方式,对固定行政执法点的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执法工程进行检察监督,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并提高了效率,有利于及时准确发现行政执法不作为问题,很容易找准问题所在,为拓展监督领域和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死角死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监督纠正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与危害后果,立足职务犯罪侦查职能,查办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中的“钱权交易”、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 

  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在“海量”信息中主动发现案情线索,做到发现早、调查快、定性准、依法办;采用原始手段及时跟进,定期到执法部门检察监督那些在网上看不到的违法行政线索,做到真正立体介入,既在监督中发现,又在发现中监督,以期达到提高效力的最佳效果;建立健全完善问责机制,对网络信息工作推诿、扯皮,不负责、不作为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任人严肃问责,确保网上信息反映及时、提供准确、没有瞒报、漏报问题出现,使之成为防止权力滥用的“防火墙”,实施效能监察的“电子眼”,构建惩防体系的“助推器”。 

  行政执法网络监督平台运行近2年来,从网上阅卷发现各类职务犯罪线索12件26人;通过开展“生态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发现在退耕还林中存在职务犯罪线索,通榆院随即进入调查,检察长亲自调配警力,仅用13天就立案查处退耕还林贪污、渎职案9件13人,挽回经济损失210万元。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向县政府、县林业局、县兴隆山政府、向海自然保护区保护局、向海森林公安分局分别发出检察建议,均得到高度重视和落实,有效的保护了三北防风固沙林、珍稀树种蒙古黄榆和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针对行政执法部门存在的重点问题、共性问题,通榆院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专题报告。县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通榆县生态保护实施方案》和《通榆县生态保护实施细则》,并在政府、检察、公安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通榆县生态综合执法大队。 

  行政执法监督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通过监督和预防网上平台实现动态跟踪监督预防,督促政府廉洁依法履行职能,必将为服务通榆“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深入落实“两个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