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生机盎然
实习生高健记者樊勇
带着绿色发展的愿景,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在希望的田野上升腾着力量、迸发着活力,正以崭新的姿态向我们走来……
2014’,通化大地,山清水秀,绿色发展,生机盎然。这一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会议,把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突出出来。通过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678.8平方公里。植树造林20.8万亩,清收林地70.5万亩,创建绿美示范村屯49个、森林小镇6个,查处涉林案件382起,实现6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还是这一年,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二期工程开工,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全面启动,龙湾群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评为全球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国家级生态乡镇9个、省级生态区16个、市级生态村70个。通化被评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通化县被评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生态环境整治收效显著,完成污染物减排和重点流域污染防治项目62个,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1万辆。环境监测数据库建成运行,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0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平方公里,一批地质环境整治工程竣工。农村环境治理深入实施,249个连片整治项目通过验收。全力以赴打响了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东昌区自加压力,迎难而上,在通过两年综合整治全区乡村保洁面积已达到12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再扩面40万平方米,新增河道保洁120万平方米,总计达到280万平方米。对尚未纳入保洁范围的金厂河、横道河、银厂河、夹皮河、长流河、龙头河等13条河流,进行集中整治并实施长效管理,长达116公里。先后整治完成了金厂镇、江东乡、环通乡所辖的金厂村、夹皮村、龙头村、横道村、西昌村,覆盖42个居民组,做到整治一处,美化一处,清理一处,干净一处,决不返工,决不反弹,确保辖区的环境卫生质量整体提升,达到干净、整洁和常态化的工作目标。二道江区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新增农业用地900亩,已建成35栋标准日光温室,新增新农村建设用地390亩。投资1.7亿元,完成防洪工程河道堤防建设57.1公里。这一年,全市完成江河堤防整治、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73项,浑江干流域区段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2014’,我市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优势凸显。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快速增加。农村土地确权试点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面积比例达到24.5%。粮食生产战胜夏季旱灾实现再丰收,总产量达到39亿斤。建成标准化牧业小区210个,畜牧业产值增长20%。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6.2万亩,新增棚膜蔬菜4500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全面启动,中药材、葡萄、五味子、蓝莓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到50万亩,食用菌面积发展到55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农
业产业化重点项目20个,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发展到6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4家,农产品加工量达到255万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到343种。人参国际标准科技联盟在我市成立,通化人参交易所加快建设,快大人参市场正式开张,全国首家人参电子商城上线运营。“青山人参科技园”建成全面发力、紫鑫、百泉等一批人参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研发人参新资源食品179种,新创长白山人参品牌23个,人参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增长25%。鸭绿江河谷葡萄酒庄及研发中心等一批葡萄酒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山葡萄栽培示范区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葡萄酒产业产值增长16.9%。2014年,6个县(市、区)地方生产总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