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万里长城”如何铸就
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三北)等北方辽阔的疆土上,有一座“绿色万里长城”正在崛起、延伸和扩展,这就是有着“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之称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三北工程北拒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内保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南护北京、天津等要地,近半个中国的生态安全、上亿人口的脱贫致富,都与这一工程息息相关。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发布消息,三北工程五期即将完成,40多年来,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目前工程取得了哪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北大地怎样实现由黄到绿的山河巨变?如何创新生态扶贫模式,让更多人从工程建设中获益?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1.生态之困与增绿之路
场景
落差数百米的陡峭石崖上,层层叠叠的翠柏顺着黄河河道,一直绵延到天际。这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三北工程人工柏树林。历史上,晋陕大峡谷所在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水土严重流失面积超过80%,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如今这里已成生态旅游胜地。
绿水青山,曾是三北大地的长久呼唤,三北人民的共同心声。
饱经风雨的三北大地,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在日月更替的自然变迁中,在人类数千年的过量索取中,绿色渐渐远离这片土地,森林消失,草原退缩,黄沙肆虐,灾害频发,地瘠人贫……这里沦为荒凉贫困的代名词。
20世纪70年代,三北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展,年风沙日数常达80天以上,形成了从新疆到黑龙江绵延万里的风沙线。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每年每平方千米侵蚀模数达万吨以上,全区每年冲走氮磷钾肥2800万吨;每年流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有80%来自这一区域;每年有3.2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使下游河床以每年10厘米速度上升。
失去绿色,大地也失去了生机和活力。20世纪70年代,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05%,土地生产力极低,人民生活十分困难,每公顷农田粮食产量仅为2000公斤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陕、甘、宁、青4省份平均每年调入粮食达1.3亿公斤。
三北大地受荒、沙、风之灾,三北人民受地瘠、粮匮、产乏之苦,根本原因是少林草、缺绿色。党中央在决策建设三北工程时指出,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率低而不稳,大力造林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三北工程建设启动实施40多年来,始终把恢复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持续修复自然生态。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以来,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连续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年均沙尘暴天数从6.8天下降到2.4天,其中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得到初步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
2.机制创新与综合治理
案例
展开地图,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从西南向东北牢牢地包围着甘肃民勤县。为推进生态治理,民勤县建立健全“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坚持“谁经营、谁投入、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个人、联户、企业承包经营的方式,将国有治沙生态林承包到户,通过治理经营、发展林下特禽养殖、种植中药材等方式,拓展新的增收致富渠道。经过科学治理,如今的民勤已然成为一处绿意盎然的希望之地。
绿水青山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底色。40多年来,三北工程大笔播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通过科技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通过创新融资机制、购买式造林等方式,探索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投入工程建设的机制。
在以黄土高原为主的重点水土流失区,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按山系、流域规模推进,综合治理,累计营造水土保持林1194万公顷,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两减”趋势。
在东北、华北、黄河河套等平原农区,坚持多林种、多树种并举,网带片、乔灌草结合,营造区域性农田防护林165.6万公顷,有效庇护农田3019.4万公顷,减轻了干热风、倒春寒、霜冻等灾害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仅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就使工程区年增产粮食1060万吨。东北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成为保护东北“大粮仓”的绿色屏障。
陕西延安市通过持续建设,林草覆盖率达到57.9%,比2000年前提高了15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36.6%,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再增“绿色延安”的华丽名片。
河北廊坊市在增绿中以环城、环镇、环村绿化为点,以河、渠、路、堤绿化带建设为线,以速生丰产林、名优果品基地、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建设为面,“点、线、面”相结合,乔、灌、花、果、草相搭配,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甘肃平凉市把农田林网、绿色通道、村镇绿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来抓,全市37.13万公顷耕地得到了林网的庇护,绿化省、县、乡、村四级公路2000多公里。
三北工程持续植绿增绿,让绿水青山在祖国北方辽阔疆土拓展延伸,走进了三北人民平常生活生产的空间。
2018年,在三北工程建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北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三北工程建设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经过40年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
3.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故事
这几天,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俄体镇白音村村民申万宝在自家的果园里仔细查看果树长势,做田间防虫管理。眼前的果满枝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25年来,申万宝与父亲申玉生两代人利用坡耕地年复一年地栽植果树,摸索种植经验,丰富种植品种。长时间的精心管理,让荒山变成青山,现在150亩的果树地,年产10万斤果,年收入10多万元。
40多年来,三北工程聚力兴绿富民。三北人民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这方土地充足光热资源和广阔土地优势,坚持生态经济型建设思路,把生态治理同脱贫致富结合起来,造一片林子,绿一处荒山,富一方百姓,荒沙秃岭变成了金沙银山、财富之源。
工程区累计营造经济林463万公顷,形成我国重要的核桃、红枣、板栗、花椒、苹果等干鲜果品生产基地,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30多倍,年产值达1200亿元。日益壮大的经济林及相关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有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工程区形成了以森林公园网络为骨架,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为补充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目前,三北地区森林旅游接待游客3.8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480亿元。
工程建设不仅增强了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而且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物资供给能力,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提升了建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加快了社会生产要素的流动聚集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绿色前进,黄色退却,为这方古老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给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三北工程的建设历程告诉我们,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等待观望没有出路,只有奋起抗争建设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获得美好生活。经验启示我们,只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正确发展思路指导下绘制宏伟蓝图,有一套按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建立的运行机制,我们一定能够让三北地区重现绿水青山,让三北人民在绿水青山中淘到金山银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党组书记冯德乾说。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