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

13.08.2015  18:22

小梅口,是太湖南岸的一个主要入湖口。这里,一边是峰峦峻极的弁山,一边是长风浩荡的太湖,站在此处赏山看水,韵味十足。

昨天上午,记者在小梅口遇到几位正在取景留影的上海游客。吸引他们的,是一块醒目的景观石,上面镌刻着十个大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06年8月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调研太湖保护开发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生态这一最大优势。

这是习近平同志2005年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两座山”科学论断后,再一次应用这一科学论断对湖州生态建设的指导。

9年来,在“两座山”科学论断的指引下,太湖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的太湖,是长三角地区的心肺。

湖州是太湖的主要上游水源地,多年来入湖水量一直保持在总入湖水量的60%左右。“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湖州无疑责任重大。

对于太湖的保护开发,习近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他曾说过:“太湖就是浙江的生态屏障,对整个浙江的生态起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6年8月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湖州,专题调研太湖保护开发工作。

那天的情形,当时在场的市港航局职工黄义成依然清晰记得。当天是一个晴热的夏日,天气很好,蓝天白云映衬,太湖能见度很高,总书记乘船赴江苏无锡,亲自察看太湖水质情况。

总书记一行是从长兜港上船考察太湖的。那时码头还很简陋,船也是一条普通游船,总书记和大家一样,通过铁跳板上了船。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黄义成回忆说。

同样在现场的时任湖州港航局局长的陈海龙回忆说:“总书记很随和,他上船前先来到我们在太湖边的海事所,看望了工作人员,和我们一一握手,亲切询问工作情况。

那天天气很热,船的条件也很简陋,不一会儿,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据随行的本报记者庄新民回忆,当时总书记出了不少汗,连白衬衫都贴在了身上,但他依然十分认真地察看水质情况。行驶途中,时任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汇报了太湖水利基本建设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他也听得很认真,不时发问,并接过规划图,和工作人员一起仔细查看、讨论。

当看到太湖湖面上蓝藻情况比较严重时,习近平站了起来,对大家说:“太湖的开发问题一直是我脑子里装的一个问题,要利用好湖、开发好湖,做好太湖综合治理开发的文章。

在第二天的座谈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说:“‘人生只合住湖州’,这句话我一直有这个印象。湖州适宜居住,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还从搞好规划、形成精品、实现双赢这三个方面,对太湖的保护开发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强调说:“南太湖带是环太湖唯一一处原生态的宝地,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开发,另一方面一定不能造成新的污染,在开发过程中不要形成败笔。

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葛伟说,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太湖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度假区正是“两座山”科学论断的要求,才有了今天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双赢局面。

对于太湖,湖州人有着特别的感情,更为它的美丽付出了太多的汗水。

2006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太湖,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并提出了科学开发太湖、打造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目标。

葛伟说,多年来他们秉承“两座山”科学论断,以“功成不必在我任,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信念,在太湖保护和开发的工作中迸发出了更大的生态自觉。

为了实现“不向太湖排一滴污水”的目标,多年来,度假区一招接着一招、一式连着一式,最终换来了今天的一湖碧波。

——累计投入20多亿元,清除太湖水面养殖围网,关闭全部涉污企业,实现了工业污染零排放;

——先后投入近6亿元,整体拆除太湖湖鲜街24条水上餐饮船,每年减少直排太湖污水10余万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斥资近5亿元、环境优美、临湖亲水的公共休闲平台湖滨码头,既保留了太湖渔家传统特色,又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实施渔民上岸,投入资金超3亿元,拆除居家船和辅助船只230条,建造了3万多平方米的渔民新村,安置渔民750多人,每年减少直排太湖的生活污水60余万吨;

——投入2.7亿元,建成近10公里消浪桩和挡藻围隔工程,清除入湖河道及太湖湖底淤泥150万方,生态修复滩地10千米,与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合作推进的水环境净化修复项目,试验成效逐步显现;

……

蓝藻,曾一度让太湖蒙上了污垢。为此,度假区先后采取了控、清、拦、释、捞等综合性举措,大大减轻了蓝藻的侵袭。

为了实现蓝藻打捞及无害化处理,度假区还投入5000万元,建设了省内首家藻水分离站。负责人王国强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2011年打捞藻水7600吨, 2012年打捞4283吨, 2013年3750吨,到了2014年下降到2700吨。“照这样下去,我们要失业了。”王国强笑得很爽朗。笑容的背后,正是一天天在改变着模样的太湖。

时下,一个自然、生态、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太湖形象在我们眼前日渐清晰:蓝天,白云,草木葱茏,花树林立,靓丽洁净的湖岸线,以及越来越清澈的湖水和越来越密集的飞鸟。

于2012年开业的月亮酒店,是湖州的地标性建筑,被业内人士评价为可与迪拜帆船酒店媲美。

登上月亮酒店,远眺烟波浩渺的太湖,帆影点点,美不胜收。从这里交汇,一条宽敞、悠长的滨湖大道呵护着太湖,一改过去“到了湖州不见湖”的窘境。

变化太大了。”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退休干部李东民,是最早参与太湖保护开发的建设者之一。他说,当年,大片荒滩,密杂芦苇,长长的湖岸基本还是一片荒凉,“太湖是美,可美得那么遥远!

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太湖度假区严格遵循“污染企业利益再好,坚决不要”、“高端生态项目,困难再大,也要努力请进来”的招商引资原则,精挑细选,层层把关,落地了众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项目。

上周刚动工的国际健康城项目,投资100亿,主打健康养老、休闲理念,让更多的人来分享绿水青山。这项目就是企业自己找上门来,这两年我们招商选资的空间越来越大。”李东民介绍说。

望着太湖,李东民还告诉记者一件趣事。当年规划建设最苦最累的时候,老李曾经跟同事开玩笑,“什么时候太湖路也堵车了,那就证明我们成功了。

一句玩笑,在2013年中秋节这天成了现实。李东民说:“那天我加班结束,车子在路上堵了40多分钟,都是游客的车。

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条生态文化带以及观光、休闲、旅游的沿湖产业带正在变成现实。从过去的“以水为敌”到现在的“以水为友”,从“到湖不见湖”,到这两年节假日这里“一房难求、一车难停、一餐难订”。

据统计,度假区现有餐位4000多个,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中。去年在市区餐饮总体下降28%的情况下,度假区餐饮上升12%。度假区财政收入也从初建时的1000多万到了2014年的4个多亿。

这一切,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当地的原住民。小梅村党支部书记沈佰冬告诉记者,当时近千渔民常年生活在小梅口的水面上,日子过得很艰难,“每年的台风季,更像逃荒似的,狼狈不堪。

现在,渔民们住进入了花园般的渔民新村,生活方式也渐渐发生着变化。沈佰冬说:“过去我们是生活在富庶之地的贫困人群。现在, 60岁以上老人有补贴,青年人就在太湖边就业,就医、就学等都有了保障,就连上了大学的渔家子女,一毕业都回来啦。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