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评论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将推进结构优化升级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上,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着力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吉林特色产业体系,新常态下,以提升我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三大支柱产业振兴工程是重中之重。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支柱产业振兴的强势带动,我省包括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内的三大支柱产业,在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汽车制造业要加快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和经营模式创新,打造新的竞争优势;石化产业要坚持发展大化工,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要坚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发展方向,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能力,以高起点构建国家重要食品安全保障基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四大优势产业发展工程是必由之路。培育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新时期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方法。医药领域要坚持上新品种、做大品种,推进医药产业健康产业集群发展;装备制造领域要坚持高端化和服务化的发展方向,培育上下游衔接配套的产业集群;建筑产业要加快培育综合性建筑集团,推动跨行业融合发展,推进住宅产业化;围绕打造吉林旅游升级版,整体谋划,建立完善国际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推动旅游与健康养老、文化休闲等融合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是题中之义。新型产业培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培育新型产业,需要瞄准国内外前沿技术,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强化政策支持,滚动实施一批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和科技型种子企业,打造具有加强竞争力和辐射能力的特色新型产业集群,惟其如此,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有前景、有后劲。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工程是重要举措。服务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打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营造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对于推动生活型服务业向便利化和高品质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施“互联网+服务业”,并着力推动服务业的集群发展,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有影响、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软实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是前进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成为“互联网+”语境之下的新热点。在此期间,要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着力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变传统制造商为服务型制造商,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