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粮食局走村入户指导安全储粮
09.12.2014 17:47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针对今年入冬以来气候环境非常不利于存储粮食、导致部分粮食出现霉变的问题,11月28日,吉林市粮食局组织专家一行7人来到丰满区前二道乡马相村,逐户查看农民储粮情况,指导农民安全储粮。
马相村有110户农民,种粮面积60公顷,主要作物是玉米,年产量150万斤。经过专家查看,该村的储粮情况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大部分农户采用的玉米楼子已经年久失修,不但有离地高度过低和离墙间距过小等问题,还有破损,导致防雨雪、防潮作用差;二是农户苫仓顶不及时,导致楼子内进雨雪致玉米受潮;三是农户只看玉米粒外表完好,不知粒内已经发霉;四是不能经常翻看、通风。
“这玉米摸着光溜溜的,我们都觉得挺好,也看不出发霉呀?”村民于海军对市粮油监测站副站长杨立坚说。他说这话之前,杨立坚在他家的楼子里挑出几棒玉米,掰开一看,有的玉米粒胚部已经出现深灰色斑点。“这些斑点就是玉米霉变的特征。今年收获的玉米品质很好,外表光滑反光,看起来很好,但是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的原因,楼子中的玉米已经从粒胚部开始霉变,如果不掰开是不会发现的。”杨立坚说。
吉林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玉米生霉,轻者品质下降,卖不上价;重者完全丧失食用价值,没人收购,导致农户没有收入。以去年收购标准为例,国家标准生霉粒小于(等于)2%,临储收购标准虽为5%,但价格差异很大,中等品玉米生霉粒在2%及以下的是1.12元/斤,若生霉粒增加到5%时,则为1.07元/斤。1万斤粮食就要少收入500元。
为此,吉林市粮食局提醒农户:尽可能用政府推广的科学储粮仓,淘汰老旧楼子;要科学摆放楼子,离地面要高,离墙面要远,雨雪天苫盖好仓顶;要经常翻看玉米,做到经常通风;查看时要掰下玉米粒看里面有没有发黑现象,不能只看表面。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09.12.2014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