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谋篇布局以三“五”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
本报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右)与本报记者合影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参会期间表示,我省要按照“四个全面”谋篇布局,坚定优势自信、路径自信、目标自信,增强振兴发展的行动自觉、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自觉、全面依法治省的行动自觉、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自觉,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结合吉林实际,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努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按“四个全面”谋篇布局
记者: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召开全省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动员大会,在新常态、新形势下,我省应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方式去开创吉林各项事业新局面?
巴音朝鲁代表:全省上下要迅速掀起真抓实干的热潮,迅速进入工作的状态、落实的状态、奋进的状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牢牢抓住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工作,努力开创吉林各项事业新局面。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吉林振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由2003年的2600多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38万亿元,为今后的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还没有完全从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中走出来,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全方位地进入了新常态。这个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谋划和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动力保障,必须把全面依法治省作为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法治保障,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政治保障,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在新常态下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当前,吉林正处于振兴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要进一步坚定优势自信、路径自信、目标自信,坚定不移地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细化为推动落实的工作举措,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吉林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按照“四个全面”谋篇布局,切实增强全面振兴发展的行动自觉、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自觉、全面依法治省的行动自觉、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自觉。全面振兴发展是吉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基础工程和阶段性目标,没有全面振兴就没有全面小康。
听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五个突出感受
记者:今年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您有什么感受?
巴音朝鲁代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研判形势深入透彻,总结工作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是一个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报告,我完全赞成并拥护。过去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沉着应对,远近结合、统筹施策,圆满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对国务院过去一年工作,我有五个突出感受:一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形成了发展的新理念。二是应对发展新挑战,经济增长稳步迈上了新台阶。三是聚焦改革新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四是落实科学发展新要求,转型升级呈现新亮点。五是顺应人民新期待,民生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实践充分证明,一年来,中央对宏观形势的把握是科学准确的,宏观调控的各项决策是果断正确的,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有力有效的。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两会前率队赴沪考察交流 合作交流
记者:在两会前,您曾率队赴上海考察交流,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巴音朝鲁代表:此次赴上海,一是学习上海引领长江经济带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经验,学习上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学习上海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二是推进与上海市的全面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巩固发展两地传统友谊,推动加深两地交流合作,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两地共同繁荣发展。希望双方建立对接机制,吉林将主动承接上海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梯度转移,形成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东亚特派北京记者 王璐 赵宇 文/摄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