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科技工作成就盘点八: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18.02.2016  13:26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协同优化的创新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十二五”期间,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更为完善,由六大类科技计划构成的科技计划体系,实现了按产业链、创新链部署和配置科技资源的目标,形成了以项目带产业,系统支持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会同长春市政府制定《关于在长春市开展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试点的实施方案》,开展协同创新工程、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载体、协同创新基地建设,重点进行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试验点建设,带动相关研究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参与,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出台了《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市场导向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增强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主体的创新动力。按照国家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改革有关精神,出台了《吉林省省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管理试行办法》《吉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和分红奖励的若干规定》,增强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若干意见》及推进实施方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全面提升科研设施与仪器社会化开放服务水平。落实关于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工作措施,制定了《吉林省科技厅落实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各类科技计划协调衔接、避免科技项目重复部署,促进科技成果共享。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开展“专利护航”专项行动,拓展专利维权援助网络,建设省级专利维权援助中心和延边、四平、通化三个分中心,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力度,年均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执法、专利代理和专利电子申请等各类知识产权培训10次以上,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吉林)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科普活动受众群体不断扩大。举办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集中开展科技创新专题报告会、科技成果展览、送科技下乡、科普讲座、科技政策宣传、科技服务民生等,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与涉农知识讲座1500余场(次),发放实用技术宣传资料近200万份(册),参与活动民众达1000余万人(次),有近百所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场馆(基地)向社会和公众开放。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深入实施。全省共有法人科技特派员(团队)672个,4753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241名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企业,249名创办农村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930项,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2840项,项目总投资33.6亿元,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26.6亿元。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民16.8万户,安置农村劳动力20万人,累计培训农民188万人次。       创新创业新空间不断拓展。出台了《吉林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意见》及《关于加快推进以众创空间为重点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等配套政策,确定了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八大任务。摆渡创新工场等一批特色新型孵化器及创新创业典型发展势头强劲,全省共建有众创空间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2个,孵化场地总面积170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4090户,现有在孵化企业2451户、创客3033人,累计毕业企业1592户,先后吸引596名留学归国人员和2906名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成功组织了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吉林赛区)大赛,提升了创新创业水平,弘扬了创新创业文化,促进了科技和金融结合,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