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5月28日,“第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故宫开幕。记者置身于古老的故宫城内,全程见证了这次会议,深感古老的科举制正愈来愈受到中外学界的重视。
本次“最高规格”的研讨会由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主办,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来自国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就科举制度、科举文化与科举申遗三方面内容进行了研讨。
科举制是隋唐以来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人用人制度,对维系封建时代的皇权统治发挥了巨大作用。对这一重大的古代制度进行科学研讨,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本次研讨会在科举制度方面明显呈现出不断深入的研究趋势,尤其是一些中青年学者展示了求真的态度与扎实的学风,其开阔的视野以及与国际学界对话的能力,尤其引人瞩目。
“研究科举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鉴古知今的现实意义”。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在大会主题发言时说,“科举制是现代各类考试制度的渊源”。“中国科举史上曾出现过激烈的南北地域之争,其结果是实行分区定额取中举人和进士的制度,这一规定带有优待照顾边疆和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用意,从自由竞争的角度来看是与考试的公平原则有某些矛盾之处,但从调动落后地区士人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当地人文教育水平提升以及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的角度来看,则有其合理之处,具有一定的公正性。”
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的研究馆员王鸿鹏在大会上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台湾科举史料的文献整理成果,这对于全面了解中国科举史是一个重要补充。他表示:“台湾科举是中国科举的重要支脉,挖掘台湾科举史料、研究台湾科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大会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游览故宫,畅谈科举制最高一级考试“殿试”之情状。
5月29日上午,专家学者们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展开分组研讨,研讨内容广泛,涉及科举研究的各个时期与多个方面。当天下午,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内举行的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愉作会议总结时说:本次研讨会在科举制度研究方面表现不错,尤其是一些中青年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很深入、很扎实的研究,为科举制度研究的持续深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有六篇关于科举遗存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讨论文章,进一步推动了科举遗存申遗的讨论与设想走向实质。
李世愉研究员不仅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还是中国土司制度研究方面的专家,参与了土司遗址申遗的工作。在去年举办的“第十二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正是李世愉研究员首次提出了将科举遗存申遗的设想。
据悉,今年下半年有可能将在南京举办“第十四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如能成办,一年内举行两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还尚属首次。
大会闭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近距离了解了这座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下的“最高学府”,为本次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见证了会议全过程,记者感到,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古代科举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既避免历史虚无主义,也避免历史复古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观点与阶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科学求实地评价古代科举制度,是一项具有广阔前途的研究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研究古代科举制度,无疑也应该以总书记的科学论断为指导。(刘远舰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