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碧波正归来——伊通河综合治理侧记
南溪湿地公园(资料图片)
南溪湿地公园(资料图片)
荣光路调蓄池及管道工程(资料图片)
福山路调蓄池及管道工程(资料图片)
南溪湿地(资料图片)
2016年,对于伊通河说来,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重要一页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一场历史罕见的、气势恢弘、迄今规模最大的伊通河综合治理全面铺开。长春市下大力气对伊通河水系进行专项整治,一条绵延百里、纵贯南北的“生态绿轴”正在逐渐贯通春城全域。
治理:重现“母亲河”本色
长春人清醒认识到,虽经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伊通河的变化有目共睹,但若全面焕发母亲河昔日美丽容颜与健康肌体,必须对症下良药和精心调理双管齐下,才会去除沉疴、重现灿烂辉煌。
为了让伊通河综合治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春市决定本轮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主要从新立城坝下至农安县靠山大桥出境断面,这大大突破了以往多年主要在伊通河长春城区段,尤其是中段(15.78公里)做文章的历史。不仅是伊通河主河道,还包括城区汇入主河道的串湖、东新开河两条支流及汇入支流的多条明沟与暗渠,还包括城区西部的新凯河流域及其支流永春河、富裕河。换言之,不仅是主动脉,连同静脉和毛细血管都在治理范围。不仅是单一的防洪与治污,而是从水质改善、防洪安全、景观提升、交通完善等方面,多管齐下。换言之,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犹如中医的辨证施治,多药配伍,综合开方。
伊通河综合治理,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变化。对财力、物力、人力及组织指挥,都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长春市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协同发力的作战格局。市建委、规划、水利、国土、财政、房地、园林、市容、环保、审计、伊通河管委会、各城区、开发区等成员单位坚持“一盘棋”思想,分兵把口、各负其责、群策群力、破解难题。
为把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百年工程,长春市质监站全程监管、全程把关;建委、水利局定期检查、飞行检查,随机抽测现场原材料,严把进场原材料质量关;采取第三方互检、专家评估验收等方式,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专项整治,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建立黑名单制度和终身追究制度,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依法追究责任。
由长春市建委牵头抓总,市规划局、水利局全力调度,全面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指示要求,两年累计召开领导小组专题会议62次、现场踏查督导86次,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程顺利实施。
生态:人水和谐新境界
2017年7月,亚洲最大的调蓄池——长春市福山路调蓄池顺利封顶,标志着伊通河改造中段所有调蓄池主体施工完成,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在伊通河综合治理上,调蓄池可谓是一件“利器”,能够成为城市的“集水基地”。
福山路调蓄池的工地,是记者见过的最令人震撼的地下工地。深:地下平均深度为17米,相当于6层楼高;大:长205米、宽130米、高19米,调容量27万立方米,相当于5个6层楼高的足球场,可容纳的最大水容量相当于108个标准游泳池装满水的总量。
2016年8月份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满是淤泥的鱼塘,而不久之后,这里将竣工交付使用。今年,它将和伊通河畔其他调蓄池一起,收集、中转城市的污水、雨水,为伊通河进行生态补水,让母亲河重现碧波美景。
天降暴雨时,分散在各处的大小调蓄池强力的收集功能,会使以往落地溢流程度减缓或消除,使雨污合流之水不能直接排入河道及湖泊,从而最大限度削减径流污染伊通河。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功能,是将有限的天降甘霖最大程度地收蓄起来。直白地说,调蓄池就是城市的储水缸。
当然,调蓄池的功能绝不单是上述两方面,它还有过滤、降污、错时调峰及自净等功能。调蓄池内部的格栅可以起到过滤作用,对水中的杂物予以拦截。作为污水处理厂的上家,将过滤过的水送入污水处理厂,自然受到下家的欢迎。初步过滤的水处理起来不仅成本降低,对减轻设备磨损也有好处。
调蓄池位置处在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之间,起到了实际的桥梁作用。“大肚子”特点,可以接纳暴雨时膨胀于管网内的水,使其不会直接冲击污水处理厂,并可以按着“急收缓出”原则,根据污水处理厂处理消化的节奏,实施错峰放水。
伊通河治理工程规划建设的调蓄池,按各自所处位置实行排水管网、泵站、调蓄池、污水处理厂四位一体联合性调控,根据情况决定何时进水、出水、以及进出水的流速及数量,确保良性运行,在有效解决暴雨溢流的同时,还能为河道补充中水。
湿地:彰显“城市之肾”的作用
湿地在本轮伊通河治理工程中占有重要分量。
此次伊通河治理的神来之笔,是曾经的坑塘,被规划建设成湿地公园——南溪,恰好填补了南部新城没有大型公共活动空间的缺憾。
南溪湿地公园是新崛起的南部新城这块锦缎上新添织的一朵灿烂无比的富贵之花。
南溪,面积有1.4个南湖那么大,伊通河进入城区之前从湿地中间穿过。从地理位置上看,这应当是伊通河水进入长春前的一道洁净过滤网。可惜的是,若干年来,这里的河滩变成了采砂场,深坑最深达十几米,有相当面积又被改为了养鱼塘,这里还盖起了住宅。更有甚者,这里成了生活垃圾和建筑废弃物私扔乱弃的场所。
本轮伊通河治理一项重头戏,是恢复南溪湿地的本来面目与功能,使其成为伊通河的最佳过滤器与真正的“城市之肾”。
在设计师的眼里和手中,南溪湿地公园依地貌及水文特征被规划为两大部分、12个分区。第一大部分是以蜿蜒于湿地中间的伊通河两岸滨水景点,打造现今一些城市少有的“城市外滩”,以滨河绿道的“一带”,串连起彩丘雕塑、水石径流、长白文化、历史长阶、城市演绎、生态栖息6个分区。
南溪湿地公园第二大部分以湿地净化、滨河休闲、趣味活动、水塘湿地等分区,打造“城市海绵”。设计师们将其串连为“一廊”,即“诗意生活廊”。结合湿地公园内桥梁、坡地、绿道、天井的起伏与弯曲变化,以及儿童游戏等设施建设,为百姓提供民俗和现代文化生活体验。
伊通河畔现今已寸土寸金,在南溪公园占地310公顷面积之中,除了100多公顷绿地外,水体面积达38公顷,而建筑物仅为3万余公顷,占比不足2%。这充分体现了长春市着力突出以水为线、绿色生态一以贯之的治河理念。
不仅仅南溪湿地,伊通河城区中段还有若干块湿地:永宁路潜流湿地、四化闸旁表流湿地、兴华闸人工湿地。总之,伊通河畔数十里景观带上,主要内容都是由绿化与水体所构成。位于东荣大桥至四化桥的东岸,占地115.8公顷,新规划建设的苗圃园、森林园、水塘园,都是由原先的苗圃地、植物林带、水塘分别改造提升的。而备受年轻人喜欢,可以畅快释放野趣与活力的湿地拓展公园,则巧妙利用场地起伏高低的落差,设计了上下双层水体。人们在上层水域里泛舟饱览了美景后,再漫步于下层水面的连接栈桥,观赏水塘中美艳花草,最后到末端用手机拍摄那道由上下水泊联为一体的轰鸣瀑布。
总之,伊通河畔及其各支流域,将是长春市最湿润、最水灵的海绵弹性地带。
浩浩荡荡穿城而过的伊通河,将赋予长春北国更多水乡的灵气,并孕育出一种特殊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