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研信息化平台圆满完成万名教师远程同步互动教研
吉林省基础教育教研信息化平台自2015年12月17日上线运行以来,先后组织了“长春市南关区小学英语学科网络教研活动”、“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五年级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会”等多次网络直播活动,切实有效进行了“互联网+”教研的模式探索与创新。在“教研平台”已稳定运行服务半年时间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快网络环境支持下教研工作转型的步伐,扩大“教研平台”的惠及群体。吉林省基础教育网络信息中心配合我院小学研训部,完成了“吉林省小学‘互联网+’主题教研活动周”的直播工作,真正做到了全省的大规模同步互动教研。
本次直播总结了以往活动经验,进行了软硬件的改善与提升。采用了新型的录播互动设备,提高了观看质量,并在保证视频流畅、声音清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传输码率,使网络带宽有限的区域和学校也能获得良好的参与互动体验。
此次直播突出了四个“最”:
1、覆盖面最广。“教研平台”采用网页直播互动的方式,全省教师不受地域、条件、设备限制,均可参与其中。根据平台后台统计数据显示,全省12个市(州),66个区(县),共计1522个学校参与到了本次直播当中,基本做到了全覆盖。
2、直播时间最长。本次活动由小学研训部主办,自5月4日开始,至5月6日结束,历时三天,先后推出了数学、科学、语文、英语、品德、书法六个学科的主题教研活动。如此长时间的持续直播,既检验了教研平台的访问负荷量和运行稳定性,又为以后开展更大规模教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操作经验。
3、参与人数最多。全省共有24804人次参与到本次直播活动中。根据平台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观看直播的乡镇学校老师和村小老师占到了65%以上。因一些学校网络条件有限,很多教师是与教研组其他教师一同观看,或学校组织统一到会议室进行观看。因此,据统计估算,实际观看人数超过4万人。
4、分会场互动最频繁。本次活动共设有长春市南关区103中学小学部、树勋小学,松原市前郭县哈达小学,吉林市永吉县岔路河镇中心校4个分会场,每个学科均设计了与相应分会场的互动环节。直播中累计互动发言达到146616条。
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直播任务,确保小学部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力求为每位观看教师提供最优质的体验,省基础教育网络中心的全体老师进行了精心筹备与策划。
1、直播准备阶段:省基础教育网络信息中心的全体老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在活动开始前一周内,完成了视频直播服务器的部署,协调联通IDC机房增加了直播时的临时带宽。并在学院网络中心的支持下,完成主会场中控设备的搭建、测试工作。技术人员多次前往长春市南关区、松原市前郭县、永吉县岔路河镇各个学校的相应分会场,现场协助、指导完成视频直播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2、直播进行中:省基础教育网络中心全体老师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统筹调度,时刻坚守在中控导播室内,保障视频直播和互动环节的准确衔接,第一时间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进一步丰富直播间隙的观看体验,省网络中心还专门为各个学科制作了活动宣传图片和“教研平台”介绍视频,让每位教师在直播休息过程中也能更大限度的了解活动进程和“教研平台”使用方法。
3、直播之后:通过全省教师的意见反馈,平台第一时间开发提供了“直播回放”功能,使有授课任务无法第一时间观看直播的教师可以随意选择合适时间进行观看学习。省基础教育网络中心还召开全体会议,总结本次直播活动中的宝贵经验和一些突出问题,为下一步的常态化应用和平台软硬件改善升级奠定了基础。
正是得益于“教研平台”,广大的乡村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参与到省内最高水平的学科教研活动当中来,跟省内一线的专家、特级教师进行互动在线交流,充分贯彻了吉林省教育厅潘永兴副厅长在“教研平台”启动会议讲话中所提到的“为全省教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沟通、共享教育资源、促进专业发展的平台,使教育行业的新技术、新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广大乡村教师。”
本次基于小学研训部主办的远程同步互动教研直播活动的圆满成功,也与学院网络信息中心的通力合作,与各地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这既是对“教研平台”常态化应用的有益尝试,也充分展现了“互联网+”教研的巨大优势和影响力。今后,“教研平台”将不断提高服务供给能力,继续配合全省各地各级教研部门,为全省教师的专业提升和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作者:吉林省基础教育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