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平快”项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疆样板”

24.03.2015  17:00

 

 

 

  “当时,厂房和设备不齐全,又没有专门的销售团队,小打小闹的生产销售方式使企业很难做大做强。”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好运来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冠华说。两年前,他们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作坊”,由于没有周转资金,购进全自动化生产线的想法只能一拖再拖。

  “公司规模小,银行和信贷公司考虑到风险,都不愿意给我们贷款。”同叶冠华一样,融资难、融资贵几乎成为南疆地区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普遍困难。

  去年,叶冠华成功申请到“短平快”项目资金80万元,并成功入驻阿图什市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引进了全自动化生产线,新增就业20余人。在南疆三地州,像“好运来”这样受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短平快”项目的中小微企业还有很多。如今,“短平快”项目已逐渐演变成实现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新疆样板”。

  “短平快”助新疆农民开启致富新梦想 

  南疆广大乡村,拥有大量会缝纫、刺绣、织毯等技能的妇女,以及制作土陶、民族乐器、清真食品的工匠。同时,南疆还有一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食品加工、民族手工、商贸物流、维吾尔医药等中小型企业。如何将两者有效利用起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014年3月,新疆在南疆三地州推出“短平快”项目,计划在两年内投入8.88亿元,重点扶持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

  “‘短平快’项目给了我们公司600万元的项目资金。利用这笔资金,我们新建、配置了500平方米的地毯编织标准化厂房。”和田地区新疆纳克西湾手工地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玉丞说,自治区“短平快”项目就像一场及时雨,极大地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让一个“奄奄一息”的传统手工企业重焕生机。

  通过一年的组织实施,如今,“短平快”项目不仅扩大了南疆三地州产业的就业空间,也激发了优势突出的传统产业发展活力,点燃了当地企业家们的创业激情,激活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截至2014年12月底, “短平快”项目已启动297个,完工194个,占65.3%;在建项目103个,占34.7%;完成投资61.4亿元,占65.9%;新增就业3.55万人,占新增就业总目标的61.2%,项目全部完工后,可新增就业4.1万人。

  据统计,通过实施“短平快”项目,南疆三地州城镇富余劳动力月收入已由543元提高到了1776元;农村富余劳动力月收入已由400元提高到1516元。

  “短平快”项目逐步扩展至全疆 

  前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短平快”项目促就业推进会,计划将“短平快”项目逐步扩展至全疆。

  “‘短平快’项目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民变工人、出家门进厂门的例子数不胜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艾尼瓦尔·依明说,“如果说以前的和田是一辆在‘国道’上以每小时80公里速度行驶的汽车,那么,去年这辆车无疑是驶上了时速可达120公里的高速公路。现在的纺织服装厂、农副产品深加工厂在和田随处可见,农民们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在和田市生活了40多年的王运东,对和田的每个变化都看在眼里。他希望今年的“短平快”项目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身边的少数民族朋友都能创业,都能“奔小康”。

  上个月底,看到了“短平快”项目将从南疆走向全疆的新闻后,在博乐市经营一家小微企业的高威兴奋极了:“我们这些本地民营企业也能乘上‘短平快’项目的东风了。

  去年,阿克苏地区虽然没有被纳入到自治区重点支持的南疆三地州“短平快”项目之中,但是,该地区及各县市相继成立了推进“短平快”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创造性地将国家和自治区的中小微企业、创业扶持、纺织服装产业、民生工业等专项资金捆绑使用,推出了54个符合当地产业特点、带动就业明显的“短平快”项目,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今年,阿克苏地区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90个“短平快”项目,主要集中于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服装产业,项目建成后可新增数万个工作岗位。

  “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短平快’项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发展,组织南疆青壮年农业富余劳动力参加‘短平快’项目,对农牧区少数民族女性开展纺织、家政、缝纫等专项职业培训,不断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艾尼瓦尔·依明说。

  “‘短平快’项目解决了老百姓最牵肠挂肚的就业和致富问题,全面推广是必然之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姬肃林说,“短平快”项目贴近民生,能更快、更直接地改善南疆农牧民的生活状况,帮他们脱贫致富,可见该项目是符合当下新疆经济发展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