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督导 增投入 重宣传——伊通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记事
“以前垃圾都乱倒,不但招蚊蝇还很影响环境,现在跟你们城里一样,我们的生活垃圾都倒在指定的垃圾桶里,定期有保洁员来清理垃圾桶,别提有多好了。”正坐在自家院前与邻里聊天的姜家村村民王大妈高兴地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污水横流、垃圾围村、秸秆遍地是人们对农村环境的普遍印象,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改变“脏、乱、差”的面貌,伊通县采取多项举措,着力整治垃圾围村的问题。
强督导 确保整治到位
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伊通县成立了四个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分片进行督导。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行周调度和问责等办法,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乡村三级督导组全天候、不间断地坚持在督导一线,采取分层督导、巡回督导、重点督导、蹲点督导、跟踪督导等全方位的督导模式,发现反馈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层层传导压力、保持整治劲头。
“我们所有督查组成员自7月21日环境整治动员大会召开以来一天都不休息,逐村逐屯开展工作,发现问题立即与村党委研究解决办法,并在下次巡回督查时重点检查是否整改到位。”伊通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主任、第二督查组副组长张国东说,“为了形成 ‘比、赶、超’的农村环境整治氛围,8月中旬还开展了为期2天的全县农村环境大检查,通过互看互学、现场点评,使各乡镇、街道在比对中学做法、看亮点。”
增投入 解决垃圾“出口”
“我们严格执行‘三清、四归、五到位’的工作目标和验收标准,对于‘陈年垃圾、粪堆清不走’、‘路边柴草垛不让挪’、‘污水乱排治不了’等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合力攻坚,逐个突破,确保全县187个村无卫生死角。”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立国说,“伊通县将逐步实现‘村屯收集、乡镇转运、县级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解决垃圾‘出口’问题。”
在垃圾处理工作中,伊通县乡村三级组织不断加大环境整治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人力3万多人次,出动各种车辆9千多台次,投入资金5837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资3000多万元,在6个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购买34台垃圾处理车、购买环卫方桶2万个,在每个屯至少设置10个环卫方桶,目前已到位垃圾车16台,环卫方桶3000个。
目前,垃圾中转站正在建设中,9月末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重宣传 杜绝垃圾“重生”
要想解决垃圾围村的现象,就要做到治标更治本,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才能确保农村洁净环境常态化。伊通乡镇、村屯采取召开会议、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等形式,积极宣传环境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确保党员群众百分百知晓。
同时,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群、QQ群、网站等新兴媒体及时跟踪报道工作动态,宣传典型、曝光问题,引导农民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倡导农户讲究卫生,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让广大群众真正参与、融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