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实力!奏响“大豆振兴”的吉林强音

28.11.2020  12:01

  吉林大豆,踏着时代的足音而来——

  从1993年,吉林省育成世界第一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到2002年审定世界首个大豆杂交种,再到实现多项零突破……吉林省大豆科研成果,备受全国乃至世界关注。

  我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后,吉林大豆科研厚积薄发:2020年,吉林省大豆品种连续突破东北及全国高产纪录,特色品种实现蛋白质含量东北最高,全国首个绿色小粒大豆实现丰产增收,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与振兴奏响吉林强音!

   两项“国际首创”的背后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孙寰研究员团队,历经十年艰辛,通过大量的远缘杂交,成功地获得了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这项成果国际首创,在学术上和商业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27年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向全世界播报了这项研究成果,成为吉林省大豆科研史上重要里程碑。此后,吉林省又成功育成并审定了世界第一个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世界大豆科技前沿领域,再次奏响吉林强音。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站在2020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吉林大豆科研硕果,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由吉林省农科院牵头主持的全国大豆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已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不仅育成世界第一批大豆杂交种,也开发了利用蜜蜂为大豆传粉技术,建立了杂交大豆选育平台和高效制种技术体系,创造了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又一个影响世界的农业科技成果。

  2019年,我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遵循着新时代发展的理念和逻辑,融会贯通。吉林农业科研人,凭借敏锐、坚守的精神底蕴和孜孜不倦的创新特质,再次与时代脉动呼应,形成共振。

  吉林在大豆科研上的积淀与优势,已在更高、更实际的层面上重新形成。

  2020年10月2日,吉林省农科院选育的“吉育86”在新疆实收计产达6803.1公斤/公顷,刷新全国高产纪录;“吉育403”突破东北大豆高产纪录。

  一批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正“聚沙成塔”,绽放新姿。

   再创全国纪录,为“大豆振兴”贡献“吉林方案

  特色大豆研究,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优质选择,也创造了更大的增收空间。

  今年10月,吉林省绿色小粒大豆品种“吉育102”再获丰收,各地客商地头高价抢购。“吉育102”是我国通过审定的第一个绿色小粒大豆品种。同时获得丰收的特色品种“吉育101”,蛋白质含量高达47.94%,创造东北最高。此外,“吉育105”“吉育108”“吉育109”等小粒黄豆品种,一直深受韩国、日本等国家加工企业喜爱,已累计为国家创汇5000多万美元,为农民增收10亿元。

  为全面振兴大豆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只有品种创新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创新一套优秀“组合拳”。近年来,吉林省科研人员进行了大豆高产品种筛选、群体构建、需肥规律及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研究,并将品种优化、群体构建、养分调控等技术与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集成,制定并发布吉林省中、东部高产栽培地方标准,通过中、东部标准实施,实现增产10%以上。

  截至目前,吉林省已初步建成大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科技人员深入村屯示范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30%以上,实现大豆生产无公害可持续发展。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正逐渐实现现代农业绿色防控。

   最大地域性资源库,为大豆崛起备足“吉林力量

  11月,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的科研人员正忙着为新收集的102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抗病虫鉴定,达到入库要求后,准备进入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库。

  中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拥有世界90%的野生大豆资源。近十几年来,随着大豆育种工作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野生大豆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吉林省是全国最早对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收集和研究的省份,已建立野生大豆动态监控点5498个,为我国野生大豆资源原位保护和异位保护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吉林省共收集、保存野生大豆资源19805份,是我国最大的地区性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库。

  庞大而丰富的吉林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库将为中国大豆产业崛起,提供更多底气和后劲儿。

  11月,丰收的喜悦仍在吉林大地延宕,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期盼与嘱托,依旧响彻耳边,令人奋进:“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专家学者要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在农业科研的高峰上,勇敢的吉林攀登者,正以此为令,翻越层层峰峦,在“大豆振兴”的时间坐标上,镌刻着熠熠生辉的吉林印记!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