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机关开展“身边党员话学、做”活动

13.09.2016  01:12
省法院机关会场
  •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成林讲话
  • 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树涛主持
  • 省法院巡视员鲁志良发言
  • 省法院审管办主任李忠义发言
  • 省法院刑五庭庭长苏明伟发言
  • 省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虞大江发言
  • 省法院审监一庭法官杜小雨发言
  • 省法院行政管理处杨文华发言
  •   9月9日上午,省法院机关开展“身边党员话学、做”活动,6名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实际,畅谈了在“两学一做”活动中的体会和认识,省法院开展“身边党员话学、做”活动旨在通过身边党员干部讲体会、谈认识的方式,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省法院在长院领导及全体法官干警参加。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成林对6名党员干部的发言内容进行了总结,为下一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提出要求。他强调,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执法办案能力和法官职业操守,努力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党员、法官。一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法官在执法办案中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路线和方针;二是要有良好的法治思维和法律信仰,要不断提高解释法律,适用法律的能力;三是要有广阔的社会视野,法官在执法办案中应充分考虑各种方面因素,所形成的判决除了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律的精神之外,还要发挥社会引领作用;四是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特别是在司法改革司法责任制的背景下,对法官执法办案提出了更高要求。五是要有朴实的为民情怀,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关系到群众根本利益,不应单纯的就案办案;六是要有严格的职业操守,法官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慎用权、慎交友。

      省法院正厅级巡视员鲁志良等6名同志从为什么开展“两学一做”、怎样开展“两学一做”和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鲁志良认为,开展“两学一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从严治党向基层的延伸,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集中教育向经常性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重塑和增强党章、党规在全体党员干部心中地位,使之成为做事、做人的一把标尺。党员干部要增强和树立“五种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人民意识,政治意识是根本,大局意识是关键,核心意识是保障,看齐意识是基础,人民意识是本质和前提,从法官角度看,增强人民意识更重要。“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对于党员来说是终身的课题,要有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要讲规矩、守纪律,讲团结、顾大局,讲原则、受监督,要勇于负责、敢担当。同时,做一名合格党员还要增强学习意识,第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第二是学习本职工作,第三是联系实际。

      怀揣“实心”,保持“实在”品格,发扬“实干”精神,取得点滴“成绩”是省法院审管办主任李忠义一直追求的好法官的目标、理想。他认为,“两学一做”要在“”上下足功夫、求得实效。首先,“实心”是“”的最高境界,要真心拥有,“实心”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方向问题,“方向明才能路子清”;其次,“实在”是“”的最佳品格,要永远保持,“实在”就是说话靠谱、做人诚实、办事踏实,不来虚的、不做假的、不搞空的;第三,“实干”是“”的最好方式,要大力弘扬,“实干”归根结底就是不等不靠、用心干事、持之以恒,不等不靠就是主动、用心办事就是能力、持之以恒就是韧劲;第四,“实绩”是“”的最终体现,要积极追求,“实绩”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符合要求、经得起考验、大家认可的实事,“做完”不是“”的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才是“”的“终极目标”。

      省法院刑五庭庭长苏明伟从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首先,责任心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工作的好与坏、优秀与平庸,个人的得与失,成就的高与低,很大程度上都与工作的责任心有关;第二,细节决定人生的高度,对细节的不同态度,短时间可能不会产生差别,但经年累月,曾经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个体会产生巨大的人生差别;第三,要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任何一件案件都有争议焦点,把复杂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法律关系梳理清楚,抓住焦点问题和主要矛盾并找到破解钥匙,应是法官必备的能力。第四,法官要有良知和悲悯情怀,有良知才不会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有悲悯情怀作出的判决才能充满法律温情;第五,要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不仅要读业务书,还要涉猎多方面的书,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省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虞大江认为,“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就要按照“心正、事明、理顺、法清”的要求,不断努力、终生求索。首先,坚守法治信仰是做一名合格法官的核心,才能保持对法官职业的荣誉感,才能不断加强自我约束。其次,提升裁判能力是做一名合格法官的基础,为了提升裁判能力,要不断地研习、实践民事裁判方法,还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法律原则。第三,尊重当事人是做一名合格法官的关键,对于当事人诉讼权利要给予充分尊重,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要给予当事人充分的诉讼便利。对于当事人不按法律规定和法官指定期间完成特定诉讼事项等不诚信诉讼行为,要明确指出,并根据情况给予适当批评或处罚,既制止不诚信诉讼行为,破除不诚信当事人侥幸心理,又使诚信当事人感受到法官的公正对待。

      省法院审监一庭法官杜小雨作为一名年轻法官,她认为,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荣誉、一种责任,要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就应当做到“尽责任、敢担当”。“尽责任、敢担当”,一方面要求党员法官有责任担当的意识,一方面要求党员法官具备责任担当的能力。作为一名法官,责任与担当就是“公正司法,为民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也是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体现。同时,要坚持从身边触手可及的榜样学起,挖掘这些党员身上的闪光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锤炼自己的党性,坚定自己的立场,时刻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提醒自己,不退缩、不懈怠,尽责任、敢担当,努力做一名合格党员,努力做一名合格法官。

      省法院行政管理处杨文华结合自身工作谈了对“两学一做”的心得体会。他认为,服务执法办案第一要务,要坚持“三个满意”,即“让自己满意、让法官满意、让组织满意”。“让自己满意”是要达到让自己满意这个要求,把衡量满意的标准定格在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上,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指明努力方向,夯实思想根基,增强工作自觉,更能够勇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让法官满意”是要在落实每一项工作中,都不断强化为法官服务的意识,时刻围绕让法官满意这个工作主旨履职尽责,增强为法官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组织满意”要求后勤服务人员要时时处处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要有牺牲休息时间进行工作的思想准备,要有在幕后脚踏实地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责任感,让组织放心,让干警满意。

      据了解,省法院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提高司法能力相结合,不断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将学习教育贯穿于审判执行、党建队建、便民服务、提升质效,司法改革、信息化建设、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省法院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以合格法官为学习教育目的,坚持公正廉洁司法,不断改进工作,践行司法为民。 责任编辑: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