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保局民生政策实施成效显著惠民政策条条给力 科学管理步步深入
近年来,为保障全省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吉林省医保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和为民利民便民”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举措,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从推动医保异地结算,提升窗口服务形象,开展医疗服务网络监控等多处工作着手,全力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把“惠及民生”做到实处。目前,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解了群众“奔波”之苦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事业的长足发展,我省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全民医保体系。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底,我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1 3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人员流动日益加剧,省内跨统筹地区就医现象十分突出。2012年,省委省政府站在民生建设的高度,将实现异地就医即进结算工作纳入了全省“十二五”医改规划,2013年,又列入了省政府重点督导推进的民生实事,全力加以推动。
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我厅制定了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的总体规划,确立了“省级管理、信息联动、多卡兼容、审查互认”的建设原则,并迅速开展具体实施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从2011年起,全省先后规范了异地就医政策管理制度,统一了全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业务标准体系,建设了省、市两级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通过近三年来的持续推进,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省、市、县三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系统实现互通、互联,省内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时,在不改变现行医保政策、不转移医保关系、不降低待遇标准、不调整就医流程的条件下,可实现即时划卡结算,无需垫付医疗费用。
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启动,有效解决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垫付医药费、往返报销跑腿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些治疗费用高昂的大病患者而言,不用再为筹措昂贵的住院费发愁,也不再为看完病报销往返奔波而苦恼。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即时结算平台功能,扩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简化办理流程和手续。同时,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我省将加快统筹层次提高步伐,完善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探索启动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全面推动我省医疗保险事业发展。
提升窗口服务形象 没了患者“看脸”之忧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省医保局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创建星级和优质服务窗口为目标,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和便捷服务,积极打造医保窗口亲民形象。
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依据省人社厅制定的政策要求,建立奖惩机制,通过设立咨询投诉电话,考核检查等手段,整顿上班时间各种散漫现象;整顿窗口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和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等问题。
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形象。从2014年12月1日起,省医保局正式实行挂牌上岗,明亮服务,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以贯彻省厅提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窗口单位文明用语和服务禁语》为基础,提出适合本窗口实际的文明用语和服务禁语,在全体工作人员中提倡“人人多一份主动、多一份热情、多一份关怀”的工作态度。
加强窗口服务能力建设。在提升硬件环境的同时,省医保局也注重窗口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小组讨论、自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纪律规范,提升服务观念。此外,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认真分析经办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的服务隐患、漏洞以及群众反映突出问题,虚心接受各参保单位和个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措施,即刻整改。
网络监控定点医院药店 破了基金“监管”之难
为打击欺诈骗保行为,防范和遏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发生,保障参保人员医疗保险权益、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吉林省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部署,自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全省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网络监控工作,创新应用计算机软件手段实施医保监控为主导配合人工审查核实的新型医保监管模式替代传统的人工现场检查模式,极大地提升医保基金监管能力。
目前,全省省、市、县三级医保经办管理机构建立了纵贯省市县,横连医院和药店的全省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控网络,统一利用专业监控软件开展医疗服务监控。
在具体实施环节,我省制订了全省医疗服务网络监控建设规划、构建了医疗服务网络监控体系,建立了全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网络监控平台、统一开发了集疑点自动提示、人工甄别审核,违规自动提示提醒,违规自动拦截阻挡,违规自动审核拒付多重监控审核功能;实现事前提示、事中监控预警、事后审核责任追溯及医保费用分析研判等综合功能的26个监控资源数据库、8个监控子系统、7个监控子平台,满足22大项监控功能的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全省医保经办管理机构统一安装应用监控软件。
医疗服务网络监控上线两年多来,全省一共累计筛查案件达2100多件,直接查处定点医院药店500多家次,医保医师200多人次,参保人员500多人次,拒付不合理费用3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