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让幸福感看得见——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警务转型升级纪实

05.02.2018  16:24
  近年来,对我省高速公路交通参与者来说,最直接的体验是“五一”、国庆假期免费通行期间,主线高速不再像以往那样拥堵。这些“看得见”的变化,对应的是背后“看不见”的辛勤付出。

   以“使命担当”深化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警务模式在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各类矛盾风险交织叠加的新形势下,已经无法适应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

  大事难事看担当。吉林高速公安创新提出“五大警务”工作模式:转理念、提认识,牢固树立“信息主导、科技支撑、立体联控、实战为先、合成指挥、规范高效”的现代警务理念,持续发力打造以主动攻防、精确打击为特征的实战警务;以信息引领、科技主导为特征的智能警务;以精准对接、应民所需为特征的民生警务;以规范管理、流程运作为特征的法治警务;以素质培育、文化感召为特征的精兵警务。

  深入推进高速公安警务模式变“被动防御”为“主动攻防”,实现了查处手段由单一型向多元型、交管勤务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轨迹查询由模糊型向精准型、警情获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宣传形式由简单型向多样型转变。

   以“聚集难点”预防交通事故

  向科技要警力,打造智能指挥“中枢”。与传统的人力巡逻、多线管理的低效能管理模式相比,建立在高速公路公安局和各分局的两级指挥中心体系,是全省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智能指挥系统,而指挥中心就是指挥中枢。视频巡逻和路面巡逻融合的“双巡”模式,彻底颠覆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传统习惯。

  截至2017年底,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累计筹集资金2亿余元,建设高清视频点位374个,实现了350兆模拟数字对讲系统全覆盖、123处收费站高清卡口智能拦截及部分路段电子视频巡逻等功能,建设完成了2500余公里主干通讯网,实现辖区视频监控统一调度管理,特别是在100处高清监控点位建设应急“大喇叭”,提升应急指挥能力。

  深化警务研判,掌握交通管理主动权。组建专业研判队伍,依托“六合一”平台,充分发挥高速公路防控体系技术优势,在流量、天气、违法动态、重点车辆轨迹等研判基础上,统筹研判全省高速公路运行态势和应对趋势,精准掌握阶段性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和治安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源头化”,提高引导力。把对高速公路通行者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作为一项“源头工作”,适时通过“两微一端”曝光视频抓拍的严重违法行为,让驾驶人知道如何正确通行高速公路、如何科学规避事故风险。

   以“精准打击”提升群众安全感

  查处严重交通违法“不手软”。依托全省高速公路防控体系,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违法车辆精准定位、快速查处。网上发现和站口拦截的执勤模式,较比以往民警巡逻大大提高了精确性和查处率。2017年,针对环长春高速公路微型面包车超员违法行为多发实际,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首次对3名面包车驾驶员以涉嫌危险驾驶罪提起公诉。

  维护高速公路运营秩序“有力度”。在“打盗骗保民安”行动中,打掉一倒卖高速公路通行卡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涉案金额6万余元,维护了全省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缴费秩序。侦破珲乌高速农安段、鹤大高速辉南段等路产系列被盗案,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

  拦截查处刑事案件在逃人员“有方法”。充分发挥全省10个一级公安检查站和34处交警执法站的“阵地防控”作用,层层设卡、步步防控,有力打击在高速公路上逃窜的违法犯罪人员。2017年,共查获作案后逃窜车辆11辆,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截获网上在逃人员50余人。

   以“深化服务”共享创新成果

  为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警务创新成果,高速公安在“对接需求”上下足了功夫。推出“十项轻微违法”举措,即在“五一”、清明、中秋及春运期间,对驾驶室悬挂遮挡视线物品、污水泥尘遮挡机动车号牌、未随身携带驾驶证等“十类轻微违法行为”,未产生危害后果的,以教育为主,不罚款、不扣车、不扣证。

  审批对接便于民。将路面施工审批权限全部下放,施工方到施工区域所属分局即可办理施工审批;网上受理有争议的交通技术监控资料复核案件,车型不同或细目特征明显不符的,当事人可网上申请复核。

  企业对接解难题。先后深入吉林钰翎珑钢管钢构、松原汇迪汽车、珲春环亚经贸、辽源佳诚餐饮等40余家民营企业走访,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就交通管理、安全防范、打击犯罪、规范执法、服务保障等征求意见和建议。建立警企联系机制,组建服务民营企业微信群,实时通报全省高速公路通行情况、安全行车提示、恶劣天气预警等重要信息。

  网络对接更贴心。开展网上业务预约服务,与企业建立微信、微博、QQ等联系渠道,定期帮助企业进行违法查询。搭建“两微一端”自媒体警民互动平台,提高群众参与度和关注度。同时,做好12122电话对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