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关卡”多未能物尽其用 请你多“帮盲”

16.10.2015  08:43
 

车辆占用盲道,盲人该如何避让

城市晚报讯 昨日是世界盲人节,有盲人朋友发出倡议,希望能将长春市一些街路上的盲道清理一下,因为盲道上设立的电线杆、灯箱等一些障碍物,时常会让盲人朋友躲闪不及。昨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大四盲生高天齐表示,前几日出门时,头部撞到了盲道上的电线杆,当时就出血了,希望这些障碍物能转移一下。

盲人走盲道 竟然很受伤

据国家统计部门发出的数据,我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135万,即约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为2013年的4倍,即将达到5000余万。

盲人出行不方便,走盲道才更为安全,然而,昨日记者在街路上走访时,发现盲道并没有给盲人提供更多的方便。在人民大街与繁荣路交会处附近,记者发现有的盲道突然就断开了,直接变成了平地,走了几米之后又出现了。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盲生高天齐说,正是因为路况问题,他每个月只出门几次,每次都让同学带着。前几次独自外出时,走过长春大学的天桥,他就和盲道上的一个电线杆撞上了,结果头疼了好几天。

昨日,记者到吉林大路及东盛大街一带走访,发现有的盲道被私家车占上了,在自由大路中日联谊医院门口,到了中午,还有商贩占用盲道卖午餐。如此一来,行人都要被迫到机动车道上行走,盲人就更不知从何处走过了。在繁华的街路上,为了最大化地利用门前的位置,街路两边的门店甚至在门口圈地,设立停车场,这样一来盲道就被占用了。走访中,市民李先生说,盲道是盲人的专属道路,大家应该积极避让,不能让盲人避让正常人,给他们的出行添麻烦。

给盲人一点方便 让出盲道

记者查询了解到,按照国家2012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虽然有相关部门责令改正破坏无障碍环境的行为,并依法给予处罚,但是具体处罚的细则并没有出台。那么,盲道上私自停车的行为,是否应该被处罚呢?昨日,记者咨询了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表示,盲道位于人行道内,占用盲道也属于乱停乱放的行为,针对机动车不在临时停车泊位或机动车停车场停放,交警部门会对其进行依法处理,对于影响交通又无法联系到当事人的,则会将其车辆拖离。而非机动车也应当按照规定停放。

对于盲道上设立电线杆、电缆箱以及监控摄像头等公共设施,因为涉及到多个部门,暂时还没有处理的具体方案,也没有相关规定表示此事应由谁处理、怎么处理,所以也只能呼吁政府部门,在安装公共设施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

(记者 王秋月/报道 付林楠/摄)

/相关新闻/

司机、乘客体验蒙眼坐公交

  体验盲人坐公交的不便,日后给予更多方便  

中国吉林网讯 失去光明的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为了能设身处地感受盲人在出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盲人的关爱,记者走进长春市公交集团南通公司213路公交车队,与公交驾驶员、乘客一起蒙眼体验盲人乘坐公交车的不便。

昨日,在213路公交车终点站,公交司机们争相体验盲人的乘车过程。司机刘彦国第一个体验,他仔细地用毛巾把自己的双眼蒙住,在确定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南通公司9车队的队长郝铁强带着他来到车前。在一番摸索下,刘彦国终于上了车,之后不断地用手摸索着寻找座位,费了好半天劲儿才找到。

刘彦国告诉记者,他在213路这条线路上已经工作了9年,在这期间,他经常碰见一位患有眼疾的老年人,刚开始他还能看清一些东西,但现在已经失明了,每次看到这位老人上车,他总会提醒乘客给他让座。“有时候没座位就让他坐在机顶盖上,这样离我近,我也方便照顾他。”刘彦国说,遇见这些特殊人群,都要重点照顾,更能深切地感受盲人在乘坐公交车时的无奈。

参与此次体验的不仅有车队的司机,还有经常乘坐213路公交的乘客。乘客杜先生说,这是他第一次体验盲人乘车,实在很不容易,“以后我会多多帮助身边的盲人,在公交车上看到了也会主动让座。”本报也借此机会提醒司机朋友多给这些身体有残疾的人一些帮助,也希望市民多给他们一些关爱。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车队队长郝铁强也来到213路终点站亲自参与这次体验,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让车队的所有司机明白,盲人乘车非常不方便,在驾驶过程中要重视服务乘客,让乘客在乘车过程中有家的感觉。“其实不仅仅是盲人,社会上所有的残疾人在乘车时我们司机都应该帮助,不要因为他们身体有残疾而产生歧视心理。”郝铁强说。

在这次盲人体验中,很多司机都觉得,作为一名普通人能每天见到阳光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车队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为盲人出行开辟绿色通道,尽最大努力服务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记者 李娜 实习生 廉婷/报道 赵毅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