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监狱拍微电影 服刑人员完成了自己明星梦
拍摄微电影完成很多服刑人员的梦想 监狱供图
伴随着 吉林 省女子监狱第二部微电影《致梦想》的完成,每名参加演出的服刑人员都在回忆着这4个月来的艰苦拍摄,有的演员为了剧情需要,竟然不吃饭减肥,有的为了拍摄哭戏,竟甘愿吃芥末……
编剧去多个监区“采风”
16日,记者从吉林省女子监狱了解到,高墙内第二部微电影《致梦想》终于完成了,服刑人员们经过4个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
《致梦想》主要讲述了服刑人员夏某,在狱内服刑期间经历了身份转变的不适应、对服刑改造生活的抗拒、以及母亲去世种种打击后,在监狱民警的帮助下仍然执着追求梦想,最后成为一名出色的青年钢琴家的故事。
提起本部微电影的拍摄过程,剧组的主创人员李某有很多话要说,“我是第一部微电影《浮华背后》的编剧,也是这部微电影的编剧,由于这两部电影创作和拍摄都需要我,所以我的精神是穿梭在两部电影之间。”为了研究这部电影,她特意去多个监区“采风”找灵感,算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她记录了百余名服刑人员的故事。
为了演好用上“芥末催泪法”
“我可不容易,为了拍这部微电影,我都瘦了将近20斤,每次都是别人吃饭我闻味儿,这滋味儿不好受。”主演人员卢某说,为了符合剧中人物骨感、消瘦和有艺术气质的特点,要求她必须减肥10-20斤。从拿到剧本的那天起,她就开始了自己减肥生活。
这部微电影中有许多感情戏,所以要求演员必须情绪到位。为了演好这段戏,还发明了“芥末催泪法”。就是在拍摄的时候,让演员空口吃下芥末,在演员被辣出眼泪之后,进行拍摄,但是在拍摄的时候却发现,每个人用过这招之后,脸都会通红,有点假的感觉。
最后,大家想到了“圆葱流泪法”,拍戏之前让演员先对着眼睛掰一会儿圆葱,眼泪流的即真实又持久。
拍摄电影完成童年时梦想
李某说,她觉得自己进了高墙之后,这一段时间自己过的特别踏实,每天在为微电影忙活着,没想到她在高墙内竟然当上了编剧,完成了自己童年时的梦想。“我总觉得,高墙内不会囚禁你的梦想,反而还会给你提供梦想的多种可能性,只要不放弃我们对梦想的追求。”
“其实第一部微电影是创下了很多个第一,而在这部电影当中,有更多的演员参与了进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拍摄当中,让更多的服刑人员完成了自己明星梦、导演梦、编剧梦……”吉林省女子监狱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墙内不会束缚服刑人员对梦想的追求,相反会搭建平台让更多的服刑人员能实现梦想。
东亚经贸新闻 记者 张世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