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麦花香
10月初,乳白色的燕麦花开满了连城村的盐碱地,再过几天,这些燕麦将被收割,麦草卖给牧业园区,籽粒卖给中加燕麦产业园。村支书宫金库记得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玉米地,全村老少都在为了生计发愁。
连城村位于吉林省白城市,属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由于环境恶劣,土地盐碱化严重。每年玉米亩产只有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的三分之二。玉米价格高的年份,勉强赚千把元,可近三年玉米价格下降,这个遍地碱疙瘩的村子,很多村民一公顷地还要赔千元。
2016年12月,农民们聚在村委会,一个个表情凝重,研究第二年种啥。村支书宫金库提议种燕麦:“这是白城市农委推广的项目,有专家上门教技术。”
但有农民不同意,燕麦虽然是健康食品,膳食纤维也成为近些年城里人的美食新宠,但在当地不是新鲜物。十年八年前政府就推广,但由于种植麻烦,又没销路,没有农民愿意种。
宫金库说,这次市里推广的是免耕播种,不需要整地,一年种两茬,麦草卖给牧业园区,籽粒卖给产业园加工,“年底有销路,大伙不吃亏”。在他的带动下,有14人入股种植了40公顷。
燕麦被称作治碱先锋,燕麦的茎秆能吸收盐碱地中的盐分,储存在燕麦秸秆中,随着种植次数的增加,土壤含盐量和PH值降低。白城市农科院专家手把手教种植技术,几个月下来,不适合玉米生长的盐碱地上,燕麦草长势喜人。
农民李长林算了笔账,今年种两季燕麦,一公顷产16吨牧草,1200元一吨卖给牧业园区,加上卖燕麦籽粒和国家的粮改饲补贴,一共3万元,比种水稻还赚钱。“附近村民一听眼睛都红了,抢着要来这里学习呢。”他说。
在这背后,是吉林西部谋划的一盘更大的棋,今年在白城市建设了中加燕麦产业园,由中国和加拿大多家企业共同投资,生产燕麦米、燕麦片、燕麦啤酒和相关化妆品等,形成燕麦全产业链。未来计划种植燕麦100万亩,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这样位于“镰刀弯”地区的白城市可以减少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牧草种植,治理盐碱地,改善土质和生态环境。
宫金库站在麦地上说:“好多年没有闻到这种泥土的芳香了,2018年全村准备种植400公顷燕麦,让更多土地闻到麦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