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青春—“三下乡”——实践中开拓道路,调研中寻求发展
2017年7月21日,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组建“2017美丽中国实践团”开展2017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结合专业特长,经过充分调研,深入伊通满族自治县开展了主题为“我爱母亲河”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22日,城建学院实践小队首先来到伊通镇二道村百合基地,指导教师商晓宇老师与百合基地负责人沟通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及活动安排,并邀请百合基地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布置会,会上,城建学院商晓宇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认真规划,并将工作安排落实到每名成员。
7月23日,百合基地的工作人员带领城建学院队员们参观百合产业园,为队员们介绍百合园的发展情况,并讲解目前农村特色种植的发展形势。队员们结合自身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的特长,为基地工作人员讲解了“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并建议在百合种植中可以采用信息化灌溉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使其达到了种植销售一体化。
7月25日,实践队抵达伊通河进行水资源调研活动,寻找影响伊通河水质的因素,为政府进一步治理提供建议。活动中,队员们明确分工,从抽样、取样、检验、分析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的进行。通过对伊通河周边的细致勘察,找出其影响伊通河环境的因素,并加入保护伊通河的队伍中去,动手栽种百合花为伊通河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26日,城建学院学生施展专业特长,用真情回报社会,队员们在百合基地调研实践期间了解了百合产业园的现状,同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认识到脚踏实地钻研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此次测量是为了建设百合大厦的提供基础数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为百合基地的百合搭设的建造奠定基础。
伊通满族自治县电子信息化产业发展迅速,三大产业齐头并进成为伊通一大特色。为更好的体验伊通信息化,“我爱母亲河”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四天前往伊通县城进行信息化产业探访。信息化脚步的追寻,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互联网+”的魅力,足不出村,网上购物带给农村老百姓方便,告别跋山涉水买东西的烦恼,体会到新农村的变化。同时,更激发队员们努力学习的精神,为美丽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
7月27日,实践团队又来到伊通博物馆了解伊通抗日战争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大学一定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把国家建设的更加富强。
7月28日,实践小组来到伊通满族自治县二道乡塔老屯,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进孤寡老人家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品并同老人一起聊天,让其感受社会的温暖。
管理工程学院的实践活动不仅受到伊通广播电视台的采访和报道,在实践期间,吉林日报社,四平日报社的记者也专程来到伊通镇二道岔村,对团队作了专题采访,并且在吉林日报社,四平日报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当地共青团组织时刻密切关注团队实践进程,在微信平台上连续数天跟踪报道,对实践团队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我爱母亲河”暑期社会实践小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刻感受到了信息化对于建设新型农村的引领作用,同学们通过参加这一系列活动深受鼓舞,感受到今后在学校要认真学习知识,将来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伊通创客园
城建学院实践团队成员在进行土地测量
城建学院商晓宇和孙关山老师带领学生探望孤寡老人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实践团师生在农田了解特色种植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实践团师生在伊通电子商务中心合影留念
作者:商晓宇
摄影:商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