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铁匠铺 老铁匠用行动诠释着这个古老职业
四溅的火花映红了田洪明的脸
新铸造的马掌新鲜出炉
不能总是等活上门,他也要联系业务
“老君炉”左右是祖传的风箱和工具箱
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铁匠铺显得格格不入
休息时喝杯热茶,是他的习惯
寒来暑往,他在这里一干就是40多年
老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打铁这门古老的手艺,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 长春 市 吉林 大路与世纪大街交会处附近,还有一家铁匠铺,64岁的老铁匠田洪明用自己的行动和执着,诠释着这个古老的职业。
穿过一条崎岖不平的窄路,就能看到铁匠铺的招牌———一块写着“烘炉”两个字的木板。铁匠铺很小,大约30平方米,门外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田洪明正在干活儿。在鼓风机的呼呼吹动下,火炉向外蹿着火苗儿。通红的火苗里是烧红的铁钎,他用铁钳子熟练地夹住铁钎,从火炉里拽出来,放到铁砧上,挥起铁锤,“叮叮当当”地砸了起来,火花四溅。
1970年,田洪明向乡亲借了23块钱,挑着扁担从山东潍坊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长春,开始了走街串巷打铁的“闯关东”生涯。这门手艺是他13岁时跟爷爷学的,没想到后来成了他的饭碗。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学习打铁,最主要是因为打铁的工作太脏太累,而且时常会被烫伤。田洪明介绍:“刚学习打铁时,火星经常崩到手上,一不小心铁锤就会扔到地上,正打的铁器也废了!都说要趁热打铁,就是这个道理。每天干完活,帽子和衣服上总是烧出大大小小的窟窿,有一次不小心还烫伤了眼睛。”
上世纪70年代初,百姓家的菜刀和农耕器具都是出自铁匠之手。打上一个马掌也得3毛钱,他每月收入将近30元,当时也算是高薪职业。但如今,随着机械化的普及,铁匠越来越少,田洪明说,这样传统的铁匠铺,长春也只剩下他这一家了。“除了一些工地打打铁钎子、铁镐头,别的活儿基本没了!”田洪明说,自己打出来的铁器耐磨锋利,可还是很少有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他的几个徒弟,有的改行做了瓦匠,有的当了司机。
2014年3月,田洪明获得了长春市政府颁发的5000元特殊工种津贴,他把证书放在了家中最醒目的地方。打铁的职业得到社会认可,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舞。目前,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组长曹保明已经为田洪明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故事将载入历史。
新文化记者 白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