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通知

31.08.2015  10:56

 

 办造字〔2015〕1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2014年,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统一部署,围绕《“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行动要点》确定的目标任务,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为全面反映2014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行动与成效,我局组织编制了《2014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附件:2014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2015年8月17日

  附件

   2014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2014年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完成林业“双增”目标的重要一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林业局围绕《“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行动要点》确定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新贡献。

  一、着力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强化宏观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会议和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林业实际,加强政策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研究,推进林业相关内容纳入了规划。组织研究提出了2020年后林业增汇减排行动目标,纳入了国家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4年9月,张高丽副总理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参加纽约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要显著增加。这是继林业“双增”目标后,中国政府对外又一庄严承诺,进一步彰显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密切跟踪国家气候变化立法工作进程,配合《森林法》修改,加快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法制化。积极参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研究,将年度新增造林合格面积和年度森林抚育合格面积两项指标纳入考核内容,为支撑考核工作、实现控排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有关战略和规划要求,组织编制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5—2020年)》。制定印发了《2014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与分工方案》,明确了六大方面25项重点任务及分工,细化措施,明确时限,狠抓落实。

  二、持续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努力增加森林碳汇。持续扎实开展造林绿化,深入推进重点生态工程。成功举办中央领导义务植树、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国际森林日等重大活动,加强京津冀蒙林业建设和旱区造林绿化。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正式启动,安排退耕还林任务500万亩。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继续稳步推进,出台了退化防护林改造指导意见,启动了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试点。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分别完成林业建设任务367万亩和557万亩。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首批划定国家储备林1500万亩。全面加强森林经营,修订颁布森林抚育规程、作业设计规定和检查验收办法,出台了《全国森林经营人才培训计划(2015—2020年)》,加紧编制《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稳步推进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全国林地立地质量评价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2014年,全国共完成造林8324万亩、森林抚育1.35亿亩、义务植树23.2亿株,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加,森林碳汇能力持续增强,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新贡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表明,相比“双增”目标,森林蓄积量目标已提前完成,森林面积目标已完成约60%。

  三、全面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努力减少林业排放。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开展了全国林地“一张图”变更调查及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和重点国有林区开垦林地清查,进一步强化林地保护管理。深化林木采伐管理改革,东北和内蒙古国有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取得突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17.32亿亩森林得到有效保护。通过林地管理和采伐改革,努力减少森林资源破坏引起的碳排放。森林防火天地图系统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林火卫星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2014年,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人员伤亡与1999年以来同期平均值相比,分别下降了54.6%、81.3%和18.3%,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1‰以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开展了省级人民政府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检查考核,启动了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通过加强林业灾害防控,减少了森林碳排放。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沙化治理取得新进展,既减少林业领域碳排放,又提升了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2014年,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达346个,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569处,新增国家沙漠公园32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县23个。

  四、深入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科学测算林业碳汇。召开了体系建设启动会和专题技术培训会,在12个省份开展了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开展了重点省份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完成了数据调查、收集和分析、汇总工作,完善了森林和湿地基础数据库和参数模型库,编制了体系建设年度报告。研究编制并论证出台了《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和《广东省红树林湿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方案》,修订了《林业管理活动水平基础数据统计表》,湿地碳汇测算和木质林产品固碳测算两项技术指南取得初步阶段性成果。积极协调推进第三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信息通报林业碳汇清单编制工作。积极争取将碳卫星立项纳入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了碳卫星前期攻关项目建议书和《推进碳卫星立项工作方案》。

  五、探索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助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碳市场建设顶层制度设计,研究提出了林业纳入碳交易的政策建议。按照国家碳市场建设总体部署,结合林业实际,2014年,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要求。为抓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开展了相关宣传报道,组织举办了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情况的专题调研和论坛研讨。推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相关制度设计中,明确林业碳汇项目可以通过中国核证减排量抵消机制,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目前,开展林业碳汇项目交易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批林业碳汇项目正在履行上市交易前的审核备案程序。为进一步推进林业碳汇交易,促进林业纳入配额管理,组织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

  六、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规范建设,完善技术制度。2014年,修订完成并发布了《碳汇造林技术规程》、《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两项林业行业标准,出版了《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和《森林经营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研究提出了2015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纳入了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积极推进全国林业碳汇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筹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七、强化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开展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研究表明:2009—2013年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2.68万亿元,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积极推进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森林经营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循环影响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探明了森林对PM2.5等细微颗粒物的吸附机理。截至2014年底,生态站总数达到157个,网络布局更趋完善。

  八、加强业务培训和政策宣传,加快人才队伍建设。2014年,举办了第八期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培训班、第四期全国林业知识培训班、西部地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暨林业碳汇知识远程培训班,培训约600人次,大力培养林业碳汇专业人才。联合有关单位发起并共同主办了4期“应对气候变化媒体课堂”,有力推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媒体宣传工作。完成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改版升级,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动态、政策措施、知识要点的宣传普及。联合发起并组织实施了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碳中和林项目,充分体现了会议倡导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2014年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举办了林业主题边会。跟踪国际生态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形势,认真编发《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动态参考》,截至2014年底共编发77期,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参考信息,影响不断扩大。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等节点,开展了第四届“绿化祖国•低碳行动”植树活动、“首届中国绿色碳汇节•绿韵——竹乐器暨竹文化艺术展”、绿色碳汇知识讲座,以及“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主题节能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倡导低碳生活。

  九、积极推进气候变化履约谈判和国际合作交流,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进程。认真分析解读华沙气候大会通过的“华沙REDD+行动框架”的内容和影响,促进谈判成果及时转化为国内行动。围绕气候谈判林业议题,组织开展对案研究,重点研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LULUCF)议题下碳汇核算方法及REDD+议题下林业减缓与适应的协同机制、非碳效益问题,为促进林业议题谈判发挥了积极作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参加“德班平台”谈判进程,为推动将林业纳入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谈判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参与完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工作组报告和综合报告的专家推荐和部门评审,推进报告发布。参与制作《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宣传片和宣传册,展示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成效。完成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履约战略研究报告。组织实施中德低碳土地利用项目,编制项目设计文件,完成项目数据收集和模型研建,开展专题技术培训和考察研讨,取得丰硕成果。加强与有关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了林业碳汇项目合作和能力建设活动。依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交了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中国国家报告,展示了我国林业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十、重视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构建低碳机关。完成了国家林业局机关和周边住宅供暖改造工程,通过改造,供热系统效率提高约20%,供暖成本降低20%,每年节省供暖成本费用约80万元,同时减少了燃气燃烧和排放环节,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认真落实油料费用管理,进一步从严控制车辆使用,有效降低了油耗。全面加强电梯、空调、电热水器、计算机房用电管理和设备设施的维修改造,有效控制了用电量。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办公用品,大力推进无纸化办公,对废旧电脑以及办公用品耗材实行回收利用,有效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