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和国同龄的江城市民手工制作沙盘惟妙惟肖

03.03.2015  11:37

3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王文华组织亲戚朋友家庭聚会,满桌的“饕餮盛宴”令人耳目一新、目不暇接。但是,餐桌上摆放的不是鸡鸭鱼肉,也不是生猛海鲜,而是王文华用时1年半手工制作完成的,分别反映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吉林农村生活的3套农家小院沙盘。

 

 泥草房、篱笆墙、柴垛、鸡舍、绿树、红果……王文华的“农家小院”内各种建筑和场景一应俱全。

 

  3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王文华组织亲戚朋友家庭聚会,满桌的“饕餮盛宴”令人耳目一新、目不暇接。但是,餐桌上摆放的不是鸡鸭鱼肉,也不是生猛海鲜,而是王文华用时1年半手工制作完成的,分别反映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吉林农村生活的3套农家小院沙盘。

 

  王文华把泥草房、篱笆墙、仓房、柴垛、鸡舍、猪圈等构成的农家小院按比例进行微缩,制成模型,惟妙惟肖。站在面前,仿佛置身于农家小院门前,你甚至想推门而入……

 

  作为一名草根艺人,王文华以自己特色的手工作品“款待”亲朋。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王文华出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家住龙潭区新安街道江滨社区。

 

  王文华的老家在丰满区前二道乡山前村,他在那里出生、长大,后来成为了一名公路测量员。

 

  退休后,他又怀念起乡下的生活。

 

  他记得,小的时候一直住在一座低矮的小草房里;结婚多年后的1975年,他在自家宅基地新建了泥草房;1991年,他将泥草房翻建成砖瓦房;1994年,他卖掉了老家的房子,搬到城里和女儿一起居住。老房子虽然已经出售,但他一直没有忘记曾经的田园生活。去年,他回老家拍了张老房子的照片留作纪念。为了保存这份记忆,他决定制作老房子的沙盘。

 

   东北曾流行过“三合院

 

  “我给你看点儿好东西,我外孙子都没看过的宝贝。”一进王文华家门,他就神神秘秘地从卧室里搬出三座“房子”,摆到了餐桌上。

 

  这些“房子”长度不过30厘米,宽度和高度都是20多厘米,屋顶是草做的,墙壁是建筑废料刨花板,木质的框架、透明粘纸做的“玻璃”。

 

  “这‘房子’是上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的三合院,是北方以前流行的建筑,和北京的四合院一样。”王文华说。

 

  随后,王文华制成了第一个农家小院的沙盘,还原了曾经居住过的泥草房和院落的全景。

 

  农家小院里,有泥草房、篱笆墙、仓房、柴垛、茅厕、鸡舍、猪圈……东侧的大门旁还高高挂着一个大红灯笼。

 

  “制作大红灯笼,是我记忆最深刻的。”王文华说,在选材上,他用了PVC管、电线、柳木、塑料、泡沫等大量的废旧物品。

 

  泥草房的门窗都能打开,进门以后有里屋、外屋,里屋有炕有柜,外屋有两个灶台,上面的锅有小指甲盖儿大小。

 

  王文华说,他用了半年多才制作成第一个小院。之后,他又制作了70年代农家小院沙盘。

 

  2014年长春农博会,王文华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展,赢得了主办方和参观者的广泛赞誉。有人要出12万买下他的沙盘,他没卖。

 

  有一种情怀跨越半个多世纪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农村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王文华将自家的泥草房翻建成砖瓦房。令他最为骄傲的是,那套房子是他亲自动手测量,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盖成的。

 

  “我是全村第二个盖砖瓦房的,但质量到现在还是最好的,前后通透,我家还是全村第一个使用钢窗的。”王文华说,“我因为出外打工,钱赚得多了,就有了盖新房的想法。

 

  王文华说,对比先前的泥草房,他家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砖瓦房上,院落和周边的环境变化也很大。以前的电线杆是木头的,后来都换成了水泥的;原先的进院大门改成了一趟平房,凡是房子全都换成了砖瓦结构的;院内还开发出一大片果园,种了400余棵果树;以前的土路都铺设了红砖,村里也通了水泥路。

 

  为了反映农家小院可喜的变化,王文华自然还是要用沙盘的形式表现出来。

 

  去年9月份开始,王文华着手制作90年代农家小院沙盘。

 

  最近,他加快了进度,必须赶在羊年春节之前把崭新的沙盘制作完成。终于在农历小年这天,大功告成。

 

  “这是一种情怀,就是乡土乡情。我把自己印象中的旧时代生活,制成模型,展示给现在的年轻人,让他们了解时代的变迁,特别是了解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王文华一边小修小补着自己的“小院子”,一边喃喃地说。

 

  原标题:与共和国同龄的市民王文华用时一年半手工制作沙盘惟妙惟肖

  农家小院沙盘反映时代变迁

 

  (记者 刘巍 文/图 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