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的幸福指数“加码” ——长春经开区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七

01.08.2017  07:35

  “泰山路拓宽后,出行方便多了!”“以前小区里遍地垃圾、蚊蝇乱飞,现在环境好多了!”“家门口有学校正在建设,孩子以后上学更方便了!”……今年年初以来,经开区百姓纷纷为身边变化的点赞。

  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按照“建设精品化、管理精细化”原则,经开区强化规划管控,把建设美好城市、满足市民需求作为建设城市、提高管理水平的立足点,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稳步推进民生行动计划,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形象和品位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和质量明显改善。

  今年年初,结合全区实际及“建设幸福长春行动计划”,经开区制定了“幸福经开建设计划”,该计划涵盖8大类67件惠民实事,预算投入资金16.13亿元。半年来,67件惠民实事按照序时进度稳步推进。截至6月30日,已完成惠民实事25件,有17件处于部分完成状态(超50%),其余25件均按照序时进度正常推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老旧小区改造

  居民感受“幸福来敲门

  楼还是那栋楼,房还是那套房,可是家住泰山社区经开六区的居民现在每天都有新感受:下水道堵塞、小区环境脏乱差、停车位不足等困扰大家多年的问题一一被解决。提起旧城改造,居民们都竖起大拇指。

  在此次旧城改造提升中,经开六区的变化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这个老旧小区始建于1997年,建成于2000年,小区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居住建筑51栋,住户4134户。改造前,小区楼道墙面破损、下水经常堵塞、热力管线年久失修、违章建筑都在15年以上……经过旧城改造提升,小区“化茧为蝶”,焕发出新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经开六区,平整的道路、崭新的健身设备、粉刷一新的楼体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新设的交通安全标识景观带、119消防文化景观带,更成为小区里亮丽的风景。

  “小楠,这是单行线标识,要求车辆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行驶。”在小区广场一角,数个交通安全标识指示牌整齐地排成一排,“禁止右转弯”“向右急转弯”“环形交叉”等交通安全标识让人一目了然,一位年轻的爸爸一边指着指示牌,一边教身旁的儿子交通小常识。

  “以前,小区里杂草丛生,路面坑坑洼洼,垃圾随处可见。现在,不仅居民楼变漂亮了,小区里的文化味儿也更浓了,尤其是一些安全常识的主题宣传板,让我们在休闲中就能学习相关知识,非常有意义。”小区居民王女士说。

  “旧城改造提升与小区主题文化建设相结合,让老旧小区从此有了灵魂,也进一步巩固了旧城改造提升的成果。”临河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彰显文化的理念,临河街道办事处将泰山社区与国家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围绕交通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消防安全等主题,打造泰山社区“安全里”主题景观带。

  经开六区的变化,是经开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经开区旧城改造工作稳步推进。2016年,经开区改造老旧小区11个,改造排水管线40公里,绿化改造面积14.6万平方米,整治楼道840个,小区内方砖路铺设9.9万平方米,沥青混凝土罩面21.6万平方米。

  为提升城市品质,今年,经开区重点从增强城市承载力和提升宜居程度两方面着手,逐步改造和完善旧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净化、美化、活化旧城区主要街路和两侧建筑,在保留城市发展痕迹和历史记忆的同时,致力创造更宜居的城区环境,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今年,经开区的旧城改造提升项目共涉及浦东路(临河街—洋浦大街)、会展大街、海口路、鲶鱼沟、金州街等18条街路,中东、天地十二坊两个商圈。”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10个旧改小区已全部进场施工,正在进行场地清理、搭建暂舍、清淘污水管线等工作,预计11月末全部完工;浦东路等14条街路已进场施工,预计10月末完工;财政小区、兴隆山十三局“暖房子”工程也在有序实施中。

  多年“顽症”根除

  一大批违法建筑被拆除

  走进乐东区域,这里正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违法占地清理后,之前堆在小区楼下的垃圾被清运一空,彩钢房等违建以及破旧的自行车棚也被拆除干净……

  乐东区域曾是经开区城市管理的顽疾。在旧城改造中,经开区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该区域内11个小区的拆违,包括“啃掉”了拖拉机宿舍这块“硬骨头”,为下一步综合整治奠定了基础。

  经开区不断把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推向纵深,投入1.1亿元助推拖拉机厂宿舍等11个老旧小区、94栋居民楼“脱胎换骨”。据介绍,这批被改造提升的小区位于三环路以外,不在市政府旧城改造提升计划范围内。

  在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中,经开区盯住居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安排施工项目,相关领导多次深入小区改造现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就居民提出的物业管理弱化、基础设施破旧老化、安全防范措施缺位等问题给予一一解答,同时指挥调度相关部门确保改造方案科学合理,做到便民、利民、惠民。此外,为将改造提升工程落到实处,经开区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了以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管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以及宣传发动组、违建拆除组、建设实施组、信访维稳组、工作考核组、项目管理组、清理障碍组,按照“清障拆违、设计建设同步实施”的思路,分阶段开展工作;不定时召开座谈会、会诊会,及时研究解决施工中发现的困难、矛盾、纠纷等,为顺利完成改造提升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蓓蕾计划”受欢迎

  积极优化全区教育布局

  6月的一天,记者走进经开区北海小学,这里是我市“蓓蕾计划”的试点学校。当日15时,伴随着清脆的铃声,孩子们回到教室,既可以在老师的看护下完成作业,也可以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家长于为说,学校办的这个托管,无论从安全角度来说,还是从规范性来说,都让家长放心。

  今年,经开区积极开展“蓓蕾计划”等全市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在90分钟的托管服务中,学校以“静态托管+动态社团”为基本运作模式。“静态托管”指的是除了让学生在班级写作业外,还引进国学、书法等可以在班级内活动的项目,“动态社团”指的是社团组织开展的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活动。北海小学把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开设了足球、机器人、航海模型、古筝、摄影等40多个社团,保证每个孩子至少能参加一项社团活动。

  “蓓蕾计划”的实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学校开设了好多免费兴趣班,除了有我一直在上的扬琴课之外,还有舞蹈、陶艺、纸箱创意、创客空间等,放学后可以自愿留在学校学习,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我想我今后的课后生活将不再单调。”仙台小学学生巨鑫开心地说。

  “‘蓓蕾计划’也让家长发愁的‘真空管理期’有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学生家长李健说,“蓓蕾计划”不仅让孩子可以在学校完成作业,还可以学习课外知识,参加课外活动,而且减轻了家长为孩子找课外班的经济负担。

  除此之外,由区共青团在兴隆山镇繁荣社区建设的经开区首家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也于5月份投入使用;区妇联开展的“早教进社区”活动人气旺盛,先后在兴隆山镇繁荣社区和东方广场街道新开河社区引进专业机构,开展早教课程4次;新开河社区“儿童之家”已经建立。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经开区还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启动了12所中小学老旧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其他学校教育教学装备的完善和补充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昆山学校、洋浦小学、力行小学等新建设的中小学也已进场施工。

  街道两个变四个

  街道优化配置

  在社会管理创新上,经开区也实现了新突破。2月4日,会展街道和世纪街道的设立得到省民政厅的批复,经开区辖下的两个街道调整为4个。通过此次对街道的拆分和调整,经开区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工作力量,推行执法管理下沉,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随着临河街道辖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原有的街道和社区组织架构已难以满足辖区群众的服务需求,不仅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方面显现出局限性,更越发不适应当前城市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经开区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大胆提出调整原有的临河街道和东方广场街道,增设会展街道和世纪街道,以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打造精细化的社会管理,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期望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今年,经开区还进一步加快对街道、社区办公用房等服务设施的布局完善。目前,远达、锦州等4个社区用房已经进场施工。

  在提升服务民生能力方面,经开区在村和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安装了高清网络摄像头,区党工委建立一级监控平台,街道(镇)建立二级监控平台;依托“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居家物业服务项目,填补社区和物业服务空白;完善“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实事效率;通过事故手机APP处理程序应用,完善事故快处快赔机制,提高简易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效率。

  精心打造幸福民生

  让百姓享有更满意的收入、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经开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上半年,经开区全面建立“1公里基层公共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圈”和“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夯实三级联调网络,实行劳动争议分级调处全覆盖调解网络,并完善仲裁联系企业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认真学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办案效率。

  增加就业岗位,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和多渠道就业。上半年,经开区人社局开发就业岗位2961个,城镇新增就业245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1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88人,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达到100%;东方广场街道开发就业岗位1240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1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4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世纪街道开发就业岗位755个,城镇新增就业61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5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此外,根据农村劳动力就业状态及需求状态监控数据提供的信息,经开区还有针对性地开展面点培训班两期,组织专场招聘会两场。

  积极推行社会救助保障计划。上半年,为城市低保户572人缴纳医疗保险共计15.5万元,为农村低保335人、“五保户”150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计8.7万元,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参保参合率达100%。全面开展住院、门诊和临时医疗救助,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在全区定点医院经开区中心医院直接为城乡低保户222人次报销大病医疗费用共计55.62万元。为低保尿毒症患者85人次报销尿毒症血液透析费用共计14.58万元;为低保门诊慢性病患者38人次报销门诊费用共计1.5万元。新农合常住人口参合率达95%以上,做到应参尽参。通过开展慈善暖冬活动,为农村低保户、分散五保户每户发放500元的过冬取暖补贴。为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中小学生提供营养午餐补贴。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以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免费安装电子保姆。

  积极推行公共卫生及妇幼健康保障计划。上半年,通过开展重点人群免费“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工作,共计为625人进行妇女病筛查和免费“两癌”筛查。

  积极推行平安和谐经开建设计划。目前,经开区已开通网上信访业务,信访人可通过网络对信访事项进行投诉、查询、追踪、评价,变“网下接访”为“网上办理”,受理率达到100%。

  用百姓的笑脸丈量民生福祉的增量

  在经开六区,80多岁的老人看着改造后小区美丽的环境,看着邻里小孩在新增设的凉亭里玩耍,脸上堆满了笑容。老人的微笑,生动诠释了他对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事实上,这样的微笑更像一把标尺,能丈量出老百姓每时每刻民生福祉的增量。

  比如,社区里老有所乐的老人们的微笑。

  比如,遭遇困境获得救助的人们的微笑。

  比如,到某个服务窗口办完事的市民的微笑。

  比如,找到工作的年轻人的微笑。

  ……

  这样的微笑,发自老百姓的内心,却需要经开区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实实在在、一点一滴地去做。

  对此,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实干。

  所谓“”,即需要联系各自实际,立足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岗位实际,真真正正将自己放到所在的岗位中去,放到所服务的老百姓身边去,思百姓所思,想百姓所想,解百姓之难,扶百姓之危,助百姓之困。

  所谓“”,即创业有拼劲、开拓有闯劲、苦干有韧劲,铆足劲钉钉子,不到顶不罢休。通俗地说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者相加,即为“实干”。这样的实干者,是敢作为、会作为、善作为的担当者。他们知“”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结出实绩之果,惠及民生,增加老百姓的福祉。

  也正是“实干”,铺就了经开区百姓的幸福底色。如今,在经开区,随着一项项“大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千家万户的“小幸福”开花结果,汇成了一幅幅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