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患白血病女孩愿望:病好了带个男朋友回家
阚雪娇在医院接受治疗 记者 张扬 摄
17日,在中日联谊医院5号楼血液科6楼691病房里,体重从40公斤骤降至25公斤的阚雪娇,蜷缩在白色病床上,手臂上正在打着点滴。一天24小时,阚雪娇只能躺在病床上,哪怕全身的骨头因长久卧床生疼,她依然也只能局限在这张小小的病床上。有时候阚雪娇会望着窗外,幻想着自己康复,更多的时候是看着自己的母亲,流下眼泪。今年5月,工作忙碌中的阚雪娇被诊断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面对这样的打击,阚雪娇的父母整日以泪洗面,如今更是面临着无钱医治的境地。
要强女孩怕给家里添负担
“如果,我的病好了,一定带个男朋友回家。”这样的想法,总是会出现在阚雪娇脑海中。
如果,2012年第一次发病被重视;如果,自己早一点儿将病情告诉家人。如今的阚雪娇可能不会病的这么严重。
2012年夏天,正在公司上班的阚雪娇突然感觉腿疼,随后又发烧,可工作认真地她却坚持上班。直到自己实在疼到受不了才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显示贫血。初步怀疑白血病。孝顺的阚雪娇得知情况后,却不敢将实情告诉给在 吉林 市的父母,而是偷偷进行治疗。治疗后虽然偶尔也会出现发烧和腿疼,但她却忍了下来。直到2014年5月,她晕倒在工作岗位上,送医后输了1000CC的血,可仅仅3天这些血就消失在体内,经过骨穿刺检测,正式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得知此情况的父母迅速赶来,陪女儿检查治疗。“医生说,如果第一次发病就治,病情不会这么严重。这孩子就是怕家里人担心,才把病情耽误了。”看着病床上一脸痛苦的阚雪娇,母亲宋艳娥又气又心疼。此后,阚雪娇被转到中日联谊医院每周都接受一次化疗,病情也逐渐稳定。
父亲为昂贵的医药费发愁
10时,宋艳娥娴熟地为女儿阚雪娇换上另一瓶点滴。几个月来,宋艳娥为照顾女儿,放下了家中的农活。换完药后,宋艳娥再次坐回到女儿身旁,问她有没有想吃的东西。当然,每当聊到以前美好的时光,宋艳娇都会偷偷躲在一旁擦眼泪。
看着一脸憔悴的女儿,宋艳娥心里说不出地痛,“女儿原来长得特别漂亮,我们也一直让她早点结婚,今年年初她还答应我们,年底找个男朋友。”如今却只能躺在病床上。
因女儿睡觉易醒,宋艳娥一天只睡4个多小时。为了省钱,她很多时候只吃白饭和咸菜。相比宋艳娥整日因女儿病情而伤心,阚雪娇的父亲则是为昂贵的医药费发愁。“医生说过,保守治疗还要50多万元,更换骨髓就得上百万元。”阚雪娇的父亲说。
夫妻俩要卖房为女儿治病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阚雪娇的病情已得到控制,这让一家人看到了希望。但医生告诉他们,这仅仅是完成了基本治疗,如果想让阚雪娇痊愈必须进一步治疗。而此时,一家人不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负债累累,如果继续进行治疗,那么还需要50多万元的费用。一家人已经张不开口再向亲戚朋友们借钱了。
为了不让阚雪娇的爷爷奶奶担心,夫妻俩一直瞒着亲戚朋友,每当有人问起时,夫妻俩都会说:“治好了。”现在,阚雪娇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真后悔没为家里做些什么,我不想再给家里添负担了。”阚雪娇认为自己没很用,她想放弃治疗。宋艳娥夫妻俩却坚决不同意,“家中就这么一个孩子,无论怎么努力,也要让她活下来。”夫妻俩决定把家里的房子和地都卖掉,给阚雪娇治病,“只要孩子好起来,这些都能再赚回来。”宋艳娥坚定地说。
在此,希望广大市民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一下这位年轻的女孩。如果你愿意奉献一点爱心,可以直接到医院看望阚雪娇,也可以直接联系阚雪娇妈妈宋女士,电话:18243051367。
长春 晚报 记者 袁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