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7岁男孩的心愿:我也想有两只耳朵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在 吉林 省武警总队医院耳再造外科,来自内蒙古的7岁小男孩然然红着眼圈对医生说:“别人都有两只耳朵,我的同桌也有,可我只有一只。我也想有两只耳朵。”
被嘲笑 不肯去上学
然然长得白白净净的,大眼睛,眼毛很长,可是,这样漂亮的脸蛋儿,他却不愿意露出来,梳着长长的头发挡住了左半边脸。
然然的爸爸李先生说,然然是他在内蒙古打工时,一次手受伤,到医院包扎,在医院门口捡的。当时,也是3月份,他看孩子冻得脸色发青,怕出意外就抱回了家。然然除了缺只耳朵外,很健康,李先生的妈妈就不忍再将然然送走,就这样,然然从小到大,就由奶奶和这位未婚爸爸照顾。
“然然乖巧懂事,不挑吃穿。但是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双和别人一样的耳朵。”李先生说,然然上幼儿园起,就一直有小朋友追着他看,还给他起外号,还说他是个连妈妈都不要的孩子。
然然很受打击,不肯去上学了。李先生一直打工,希望可以有办法给儿子治疗耳朵。
与感染、污染、药物有关
为什么然然会没有耳朵?吉林省武警总队医院耳再造外科主任曹贵军说,尽管有很多专家都在研究,但病因还真的不清楚。据统计,绝大部分病例呈散发性,没有明显家族遗传性。他说,目前可以确定的主要有下列因素:
感染:孕初期有感染史,如感冒、呼吸及消化系统的疾病。
药物:先兆流产性药物保胎治疗,服用抗感冒或抗菌素类的药物,服用维甲酸类的药物。
污染:孕期长期接触具有毒性的化学腐蚀剂,或射线辐射,其中有长期从事皮毛制品和长期接触电脑而未加注意。
但是也有少数患者的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国外报道了先天性小耳畸形最多在5代都有发生的病例。因此,先天性小耳畸形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很遗憾,就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无法提供明确的预防措施和准确的出生前诊断,所以在预防方面的指导只能是,如果家族中已有先天性耳畸形的患者尽量不要与有相同疾病的家族联姻,当然近亲结婚发病的机会会更高,另外在孕期尽量避免受上述三方面环境因素的影响。
有三种方法可以治疗
不管是什么原因,对于然然,迫切需要的是给他一只耳朵。
这些年,李先生走过不少城市,希望可以给然然做治疗。但是一直没找到对口医院。昨天,在工友介绍下,他带着儿子来到吉林省武警总队医院。
曹贵军说,目前,对于先天无耳,主要有三种方法进行治疗,一是安装义耳,二是人工支架耳,三是自体皮肤自体软骨耳。这种方法造出来的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皮,自己的肉,包裹用自己的软骨制作的支架做成的耳朵。这种耳朵可以等同于又长出来了一个耳朵。只是身上要遗留一条手术疤痕。需要在自己的耳部埋扩张器,扩张皮肤;从自己的肋骨取自体软骨,之后将肋软骨雕成耳支架,做成人工耳朵。
然然听后,眼睛亮亮的,原来自己真的有希望和别人一样拥有两只耳朵。他说,要做就做真的,手术疼他也不怕。然然的手术将择期进行。
曹贵军说,虽然,先天外耳畸形发病率不是很高,一般在万分之三左右,但是从近年来,他经历的上百例病例看,这些患者几乎全部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于孩子影响很大。他建议,如果家中有这样的孩子,要及时关注、及时治疗,周围人也不要嘲笑,以免加重患者痛苦。一般最佳治疗时间是在12岁以前,越早越好。
新文化记者 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