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续写黑土地传奇

27.05.2017  09:52

  “解决干旱缺水,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是突破西部地区实现高产高效的首要问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立春说。如今,王立春通过对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降解地膜覆盖保墒、水分高效玉米品种群体调控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建立了半干旱区“一增双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并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突破性成果,连续3年实现“吨粮田”,有效解决了土壤肥力下降、水肥利用效率低、粮食稳产性差等问题。

  这位从黑土地中走来,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黑土创新团队带头人,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实现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黑土地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经营,导致耕地有机质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王立春说。

  吉林省中部地区生产的最大障碍是黑土地过于黏重,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一家一户小型农机具耕作,造成土壤板结严重,耕层由原来的20-25厘米退化到12-14厘米,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水层根系发育不好,严重制约了作物产量的提高。王立春团队新型耕作技术体系研究的成果,提出了“苗带紧、行间松”合理耕层构造理论,阐述了固根防倒机制,明确了合理耕层构造对土壤水肥供应状况的改善作用和对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建立了以深松改土为核心的低耗高效耕作技术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肥力。

  王立春认为,要实现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促进科技成果快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