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 绿满三湘
乘坐京广高铁,由北往南穿行湖南,纵是秋末冬初,入眼依然绿意盈盈。
最近5年来,三湘大地,人们看得到的是处处林木葱郁,想得到的是时时栽树防火,更应知晓的是,开往绿色的湖南列车,为何又靓、又快、又稳。
内涵更丰富
“十二五”期间,湖南的森林覆盖率由57.01%增加到59.57%。
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说,森林覆盖率提高2.56个百分点,看似不高,其实非常不容易,内涵也更丰富。
接近60%的森林覆盖率,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湖南的森林覆盖率可以排到前5位。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外地人现在来到湖南,绿色往往成为其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而在森林覆盖率很高的基础上,湖南再往上哪怕是提升小小的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成千上万亩土地要“覆绿”,实属不易。
植树造林,年复一年,宜林荒地越来越少。湖南“十二五”期间的生态建设,以“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为主要内涵。
经营健康森林。5年来,全省共完成人工造林1334万亩,封山育林984万亩,低产林改造1017万亩,中幼林抚育1992万亩,营造林质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实施优材更替54.75万亩,培育无节良材411.15万亩,实施珍贵树种造林32.1万亩,为后人留下更多优质森林资源。
保护美丽湿地。制定了《湖南省“美丽湿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国家湿地公园40处;加强了湿地保护执法力度,湿地保护率达69.3%。
打造绿色通道。实施了“绿色通道”建设三年行动,完成公路、铁路通道沿线造林绿化与提质11.2万公里,在66个重点县市区的通道两旁完成“裸露山地”造林绿化90.7万亩。
建设秀美村庄。通过发动“见缝插绿”、“五边”造林活动,在41955个行政村开展了“秀美村庄”建设,建成“秀美村庄”示范村100个。
管护更可靠
搞好生态建设,要靠植树造林,更要靠资源管护,抓好防火治虫、保护好野生动植物。
“十二五”期间,湖南的森林防火力量大为增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森林防火群防群治工作的意见》和《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全省组建了省、市、县三级100支共计3400人的武警森林灭火救援队伍,建成了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和GPS护林员管理系统;开通了“12119”森林火灾报警系统;开展了航空护林。通过构建立体防火体系,森林火灾受害率持续控制在国家规定的1‰以下。
生物防治林业病虫害领先全国。利用生物链“一物降一物”原理,释放天敌实行生物防治,是湖南最近5年防治林业病虫害的“绝招”。湖南建立了省天敌繁育中心,实行工厂化生产。全省已用生物天敌治理染病森林3000多万亩,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松毛虫、竹蝗等病虫害的蔓延。全省林业无公害防治率达90%以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持续控制在国家规定的4‰以下。
野生动植物保护卓有成效。湖南千年鸟道上延续了近百年的打鸟恶习,在“十二五”期间被遏制。全省建立了20个候鸟保护站,自2013年以来,千年鸟道上没有再发生规模性、群集性的非法猎捕候鸟现象。最近5年,全省新建自然保护区60个,开展了黄腹角雉繁育与回归实验、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保护与监测、白颈长尾雉繁育与“野放”实验。
动力更强劲
湖南林业系统在“十二五”期间的改革创新,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些措施确保了林业发展动力更强劲。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的同时,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十二五”期间,湖南建立了跨省区的中部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与全省所有县级林权交易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该中心累计发布交易信息、在线流转、资产评估森林面积达1540万亩,成交金额52亿元。原来被人看不上眼的林业资产、资源,如今通过交易平台变成了活的资金。
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达90.1%,而且大部分分布在江河源头、主要水库周围等生态脆弱和敏感的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基地。通过改革,国有林场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资源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全省生态安全更有保障。
开展了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实施了林木采伐指标“入村到户工程”,在全国率先将林木采伐指标层层“阳光分配”到县乡村组,有效解决了木材采伐指标分配暗箱操作、林农采伐难等问题。
率先在全国建成了林地测土配方网络服务平台,使林农栽树进入“e时代”。现在,全省林农只要点击湖南林业电子政务网上的电子地图,就能迅速查到自家的山头地块适宜种什么树、怎么种。
链接:“十二五”期间湖南林业建设主要指标增长情况:
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57.01%增加到2014年底的59.57%。
活立木蓄积量,由2010年的4.02亿立方米增加到2014年底的4.84亿立方米,增长20.39%。
林业产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1150亿元增长到2014年底的2799亿元。(记者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