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打造“五大基地”推动项目攻坚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根基,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大项目就没有大发展。近年来,珲春市提出深入实施“项目立市”战略,集中力量抓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创新项目和税源项目,近期又在全市大力开展项目建设“三年攻坚”活动。为进一步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珲春市提出将围绕能源矿产、木制品、海产品、商贸物流、旅游休闲“五大基地”,积极谋划项目,推进创新发展,激发跨越发展新动力。
一、能源矿产加工集散基地——转型升级 发展新能源产业
珲春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能源矿产业年产值实现45亿元……多业支撑、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步入历史最好阶段”。由此可见,珲春已经向打造能源矿产加工集散基地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能源矿产业步入历史最好阶段,这与珲春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分不开的。珲春市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吉林省内最大的煤田,煤炭远景储量达12亿吨,在已发现的35种矿藏中,铜矿、砂金等资源储量位居吉林省前列。
如何打造能源矿产加工集散基地?仅仅凭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远远不够的。珲春市将依托境内外丰裕的矿产资源以及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开展国际能源矿产资源合作,调整资源供给结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相关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产业集聚。加强技术改造,推动能源矿产业转型升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清洁能源体系建设。重点发展能源电力、煤炭开采、油气储备加工等产业,构建国际能源电力出口供应基地、煤炭资源开采加工基地和油气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珲春市将围绕去产能,坚决关停资源枯竭、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矿,支持珲春矿业集团投资42亿元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可研编制,将于2017年启动建设。同时,2017年,珲春市还将谋划推进亿利燃气、合大光伏发电等一批能源加工产业项目,全力推进紫金铜产业园、吉林国能能源交易中心等重点税源项目,切实推动工业转型发展。
二、木制品加工集散基地——拉长链条 提高产业附加值
木制品加工产业和能源矿产加工产业一样,都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珲春自身可采伐的林业资源具有局限性。然而,珲春却做足做好“无中生有”文章,充分利用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充足的木材资源,通过进口木材的方式,全力打造木制品加工集散基地。同时,201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2011]12号文件批设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木制品工业特色园区,规划总面积124公顷。“资源”加“政策”的结果是木制品加工业的大发展。今年上半年,珲春市木材加工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8.5亿元,同比增长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2%。
珲春市将“强化进口木材资源集散能力,加快推进木制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产品结构调整”,作为打造木材加工集散基地重点推进的三个方向。利用境外的优质林木资源,加快东北亚木材交易中心建设,打造东北亚高端木制品加工出口基地和境外战略性优质木材集散基地;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建设高等级检测研发中心,争取新建园区信息展示服务平台,推动大企业设立申报省级研发中心;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竞争力,重点引进人造板生产企业,培育、做大、做强木制品加工生产项目,最终形成完善的木制品加工产业体系。
目前,合作区正在谋划推进吉林国能能源交易中心项目,整合地区资源,刺激木制品加工、能源矿产等产业发展。项目拟投资20亿元,建成后年交易进口木材300万立方米;交易煤炭400万吨。珲春市将通过项目的带动,提升木材加工产业基础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木材加工产业集群。
三、海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区位优势 打好无中生有牌
如果说木材加工产业大发展是珲春实施“无中生有”战略所取得的成果,那么海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则是珲春把“无中生有”这篇文章做到极致的典范。珲春作为一座近海不靠海的边陲小城,却提出了打造海产品加工集散基地的响亮口号,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嬗变?
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是产业发展的强力保障。东北再振兴、边疆少数民族和西部开发,《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的实施,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获批,国家、省、州30多个部门出台近300项支持意见,对俄珲春口岸、对朝圈河口岸正式被批准为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等一系列政策,都为珲春水产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珲春海产品加工业作为原材料与市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产业,4个国家级口岸及周边国家的10余个港口成为了珲春发展海产品加工业的最大筹码。珲春市的海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加工、销售鱼、虾、蟹、贝四大种类100余个品种,包括即食水产食品、速冻水产食品、干制水产食品等,产品系列完善。进口方面,珲春年进口海产品约32万吨,其中通过本地口岸进口俄朝海产品约13万吨,通过其他口岸进口19万吨。出口方面,珲春年加工量约为17万吨,几乎全部畅销东北亚、东南亚及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阿联酋、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其余15万吨以贸易形式销往本地和国内大中城市,直接消化或再出口,珲春的海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占有一席之地。
多条陆海联运航线实现了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出口加工区、国际物流园区等跨境合作平台的建设,都为珲春海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园区、运输、仓储、劳动力等必要保障,珲春打造海产品加工集散基地的目标将逐步成为现实。
四、商贸物流基地——互联互通 编织商贸物流网
珲春市全力打造的“五大基地”中,能源矿产、木制品、海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与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珲春市商贸物流业虽说起步较晚,但伴随交通基础条件改善,内贸外贸形势趋好等因素,近几年,全市物流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珲春市发展商贸物流业在区位条件、战略布局、政策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区域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以畅通区域对外通道、省际通道为重点,构建南北纵横、东西贯通、布局合理、衔接顺畅、高效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2012年启动建设的珲春国际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开端良好,具备现代物流集聚发展的现实条件。
珲春市将全力推动国际和国内物流通道建设,积极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并着重培育专业化的物流龙头企业,打造东北亚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
协调俄罗斯提升珲马铁路运营水平,谋划境外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确保陆海联运航线的常态化和规范化运营,推动中俄合作对扎鲁比诺万能海港和斯拉夫扬卡港扩能改造建设等,确保“借港出海”战略实施与海港选择的多元性。推动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逐步增加新航线;同时,加快推动珲春市区至各边境口岸的高等级公路建设。有效推进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通用机场建设。进一步实施圈河口岸、珲春口岸、珲春铁路口岸换装站等基础设施扩能改造。依托长珲高速公路、长珲城际铁路、鸡圈公路等运输通道,全方位构建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珲春市还将重点推进珲春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加速落实、推进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并积极谋划建设集交易、加工、保税等于一体的国际性海产品交易中心;推进物流服务专业化,支持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等企业进行业务整合和服务创新,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拥有“一流三网”的跨国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进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集团入驻物流园区。
五、旅游休闲基地——特色景点 打造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珲春市旅游业持续升温,一度出现“一床难求、一票难求”的现象。而许多的国内外游客也从珲春市民热心帮助解决住宿难题的积极行动中,感受到了珲春浓浓的人情味。五年来,珲春市防川景区龙虎阁向游客开放,防川景区荣升国家AAAA级景区。旅游异地办证2.2万件,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接待游客886万人次、实现收入103.8亿元,年均增长27.3%。特别是2016年,珲春市服务业呈现多元发展。“国门景区”对外开放,图们江水上游试运行,成功举办国际马拉松旅游节,全年接待游客241.8万人次、实现收入26.7亿元。
珲春境内境外优良的旅游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珲春市将坚决做大做强图们江旅游产业品牌,以红色游、风光游、跨境游为导向,加快构建“一核三线”特色旅游新格局,着力推进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国家级东北虎豹公园、张鼓峰事件遗址公园、大荒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渤海古城等旅游重点项目,精心打造防川、龙山湖、老龙口、龙溪川、莲花岛等十大特色景区景点,组织开展东北虎节、赏雁节、苹果节、冰雪节、民俗节等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建好景区、管好社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东北亚旅游目的地城市。
为积极打造旅游休闲基地,2017年,珲春市将进一步繁荣旅游产业,全面启动敬信镇旅游综合开发,加快建设防川生态度假区、九沙坪民俗风情园、大荒沟红色旅游区,正式运营图们江跨江游;开工建设珲春国际旅游枢纽、渤海文旅小镇、海立方旅游产业园、张鼓峰遗址公园等项目;稳步推进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和敬信特色小镇、龙山湖湿地公园项目,积极争取72小时免签、进境免税店政策,充分激发全域旅游发展活力,全年接待游客295万人次、旅游收入3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