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在南关区教育基地举行

24.12.2014  11:36

  12月23日,由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培训部主办的,南关区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承办的“吉林省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育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在南关区综合实践教育基地隆重举行。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培训部的刘晓峰主任、黄春华教研员及吉林省的部分省级综合实践的骨干教师参加了活动。

  会议由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培训部的黄春华老师主持,她首先向与会的广大教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接着在南关区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赵智晶校长的带领下,与会的全体人员参观了南关区教育基地校园文化及进行了课堂观摩。学校走廊及展室内的作品全部出自南关教育基地教师之手,一件件老师作品犹如一个个艺术品,令来校参观的老师啧啧赞叹。这些作品不仅是教育基地老师们智慧及汗水的结晶,更是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的特色及创新。接着赵校长领着各位老师参观了教育基地的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南关区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从实际出发,整合课程资源,精心设计课程,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受到学生们的喜欢。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很快乐,与以往校里的课堂相比,不一样的课程内容,给了他们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亲手制作的纸杯蛋糕、纯手工制作的钥匙包、美丽的陶艺冰箱贴和精美的头花,都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动手操作中,他们体会到合作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作的快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能工巧匠”的教育基地的教师再加上基地开设的具有自身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设置,才使教育基地经久不衰,蓬勃发展!

  接着教育基地的李石副校长作了《实践中育人 体验中成长》的经验介绍。她首先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南关区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在1997年9月建立的,是省内乃至全国成立较早的实践教育基地,自基地建立起来,多次接待石家庄、鹤岗、哈尔滨等省市教育部门及市区各基地校来校参观交流,也曾多次派代表团参加国家、省、市级劳技公开课、研讨课任务,为探索城区劳动基地的教学模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我们地处城市中心,学校发展受到了各种条件制约,如何改变现状,怎样走出一片天地,作为长春市城区唯一一所独立全封闭的教育基地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团队调研,分期分片走访学校,收集来自学校师生的设想和期许,用以明晰我们课程研发的方向, 目的就是为了使课程贴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最后把技能技巧性的活动定为学校课程开发的的主要方向,对课程的定位是:以生活技能学习为主线,以艺术、科学为两翼,拓展德育空间、坚持与劳动结合。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基地探索和设计了适合学生的系列实践课程:先后开设了摄影、陶艺、家政、手缝、工艺、金工、编结、电子科技、信息技术、木工工艺等实践性强的劳动项目。辅以开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如青春课堂、法制教育、艺术欣赏、安全教育、礼仪常识等。为培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2014年,教育局对我校的校舍进行全面的装修改造,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为了适应教育基地新的发展,赵智晶校长带领广大教师对学校的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课程按培养学生生活技能、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科技水平及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在生活技能方面我们开设了寿司的制作、纸杯蛋糕、抹茶饼干的制作、木工工具的使用;在艺术方面,安排了发夹的制作、软陶钥匙扣的烤制、不织布工艺筐的制作;在科技方面,选取了手工香皂的制作、led胸针焊接、电风扇安装等项目,这些课程完全来自于日常生活,体现着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同时又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综合色彩,因此深受家长的喜爱及学生的欢迎,使教育基地重获新生,省市多家媒体纷纷对教育基地经验及做法进行报道,大加赞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李校长介绍了基地的特色及成功经验及做法:教育基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德育空间。 活动主题的选择,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德育创造一个有效的平台。我们非常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比如针对小学生我们安排的四个主题是,为妈妈制作一个漂亮的发夹、为爸爸做一个彩色软陶钥匙扣、为全家人做一块手工香皂、为自己做一份美味的寿司。针对中学生的四个主题是:为妈妈做一个丝网花胸针、为爸爸制作手工真皮钥匙包、为美化家庭制作冰箱贴、学习烘焙小蛋糕,因为我们觉得:世界上最好的道德教育就应该从爱自己、爱父母、爱家人做起。

  在基地的课程中,传授的不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是最低层次的要求,任何一种作品的制作过程都是是简单的,但是在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分享、热爱劳动、知道感恩更重要,这不仅仅是一盘美食,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学生们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在实践中审视自我、关注他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将使他们将来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基地的发展特色依托于课程,而课程的实施依托于教师。与普通学校不同,基地的教师来自各个中小学,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对应的学科背景。开课伊始,组织教师走出去,到校外实践基地或社会培训机构参观、学习、培训,学习各种手工技能为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课程打下基础。

  同时,每年都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养、掌握教学方法和艺术,定期开展教师业务技能竞赛,竞赛内容涵盖了课程研发、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课件制作、论文等内容;此外,基地还加快骨干教师培养,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先后选派优秀教师去上海、西安、珲春等地考察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实施操作素质教育的能力。几年来,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40多篇;在东三省综合实践说课比赛中,齐莺老师荣获一等奖,孟庆玲老师被评为南关区综合实践教学能手;学校先后承接省市区综合实践现场会4次,被南关区环保局命名为“南关区环保教育基地”。

  省教育学校的李晓峰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南关区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希望各学校及广大教师都能行动起来,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为我省的综合实践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闫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