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回归本意(建设项目环评源强核算指南)
环评,是全世界公认的保护环境最有力的预防手段,因为它能告诉建设者该怎么预防污染,保护生态、保护环境。
环评在中国也格外受到重视,有单独的立法,也有前几年社会显示度很大的“环评风暴”,和近年的“红顶中介”脱钩。在轰轰烈烈之下,中国的环评正扎扎实实的进行着一场回归本意的变革,值得全社会所有关注环境保护的人注目。
如果说过去的十余年在环评管理上是突出一个“批”字:环评报告政府批,环评资质政府批,是编报告还是填报表也要政府批。在批字后面缺少的是环评报告怎样对环境质量负责?谁来负责?现在这场变革就瞄准了环境质量,在负责任上下功夫,让环评给建设者出主意,为建设者服务。不是不再批,而是要拿出更多的干货解决环境问题,规避“为批而批”。
例如,刚刚发出的《关于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三张规划环评结论清单的要求,要求“明确应重点保护的生态空间清单;探索提出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单;制定环境准入条件清单”。这三张清单把环境保护最重要的空间布局、质量总量和产业准入要求具体化,并且在可操作性上前进了一大步,要求列出清单。从形式上看,列清单对于改变规划环评文本冗长、以量取胜的陋习很有针对性。美国对污染防治立法就有开列环境问题清单的条款,国外对环评也有限制字数和不准罗列公式的规定。更重要的是,三张清单透视选址、环境质量响应和产业政策三个决策依据,对于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的内外行会商形成一致意见会提供清晰的基础信息。
环保部狠抓环评回归本意的措施,相继出台。如果说这三个清单以及不再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或验收检测报告,都是政府让环评回归本意的施政行为,技术上让环评回归本意的措施则在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重构,这是有长远意义的一件大事。
既然强调建立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环评就必须先抓规划环评导则,落实建设项目的三限要求:限选址、限总量、限产业。这三个限制已由环保部陈吉宁部长上升为严守空间红线、总量红线、准入红线“三条铁线”的要求。尽管“三条铁线”深入基层环境管理实践尚需时日,但“三条铁线”已为环评制度贯注了强大的生命力。另外一件环保大事,即红线管控制度,也必将依托环评制度落实。正在划红线的高吉喜教授提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要划的实、守得住”,设计了“一是确定资源消耗的上限,也就是要划出天花板;二是要严守环境质量的底线,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三是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决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势头”,这样一套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系统设计,做到划得实、守得住,只有靠地方政府。每个地方的政府才有权统筹地方资源利用不超天花板,环境质量不变坏,生态系统不退化,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中央政府已经给了地方政府绿色发展的理念,还必须给地方政府一个武器,实践资源环境生态的优化决策,这就是回归本意的环评制度,让地方政府从每一个新建项目去落实环境质量为核心。
更可喜的是,经过20年努力,去年获得立法资格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又成为落实环评结论的重要武器。这个证使环评结论的落实前进一步,和项目可持续运行相联系,这就意味着一个新建项目如因为选址不当、质量超标、生态破坏不能实现持证运行,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都要负责任。通过环评确定新污染源的控制项目、排污去向、排污浓度、允许排污总量,以及应采取的先进生产工艺、清洁生产措施、循环利用方案。这些都是从预防上确保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措施,也是考核环评单位水平的新要求,只有让建设单位满意,所提措施有效,才能形成好口碑。这个环评单位也才能兴旺发达。
从终端倒逼决定了环评导则体系要抓好“源”和“桥”。“源”,即各类各行业污染源,要为环境质量达标提供控源、减污、循环利用的新理念、新技术,而不仅仅是源强计算方法。“桥”,即连接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的桥,分为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以及实现环境质量对污染源进行的优化分配方案。这个桥因为涉及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生态等不同环境介质,所以要按要素或专题编制导则。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把“污染物源强计算、污染物排放清单、环境风险防控”三大体系为重点,近期以“规划环评导则+要素和专题导则+建设项目总纲和源强核算指南”为环评导则体系的总体构架,就是在突出源强预防和控制,突出为建设单位服务,在推进环评回归本意的道路上扎实工作,让我们看到三条铁线管控红线的前景。
环评制度从诞生到今天,30多年了,我一直在第一线,感到规划环评、战略环评是值得夸赞的新发展,项目环评则有不进则退的趋势,现在有了新希望,那就是这次环评回归本意的变革。希望环评通过预测待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范围、强度和历时,教导建设者了解区域环境容量,从源头控制污染,优选防治对策,实现区域环境质量,为精准环境管理出力。
(责任编辑: 环保厅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