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不是环保部门一己之事

19.12.2014  13:07

原标题:环境治理不是环保部门一己之事

近日,环保部主管的《中国环境报》刊发报道《谁来配强环保一把手?》,披露了环保部门官员的“艰难”生存现状。文章称,从近20年来的统计数据看,环保干部几无上升空间,一个领导无论多么优秀,只要到了环保部门,就意味着职业官员生涯的终结。环保干部普遍认为,环保部门拥有环评、执法、总量考核等权力,都是“说不”的权力,实际就是得罪人的权力。

这篇文章的作者来自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不难发现,文章以干部升迁无望和工作难以开展为由,极力呼吁组织关心的诉求,明显带有“自倒苦水”的意味。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对环保部门人事、权力方面的处境,以及环保干部的心理状态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未尝不是整个环保部门工作现状的真实写照,一些“隐情”甚至直指当前环保事业所面临的困难症结。

眼下,环境事件的频繁多发和恶劣后果,成为严重影响和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的危险隐患,民众对解决环境问题的呼声很高。环保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层面的最大共识之一,其紧迫性和严峻性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明确要求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法律方面,明年起即将实施的新《环保法》堪称“史上最严”,不仅对环境违法排放污染物等行为设置了按日计罚不设上限的严厉惩罚,也赋予了环保执法人员行政强制的权力。一系列举措之下,环保下大力气“动真格”的架势十足,被社会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而,现实中的环保工作却难以让人满意,很多“看起来很美”的环保措施陷入落实难的尴尬境地。面对不断曝光的治污不力现象,舆论质问与责难的“火力”首当其冲就对准了环保部门,环保干部理所当然就成了众矢之的,承担起一切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公共压力。

环保部门固然对治污不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承担较大的压力也完全正常,事实上,一些地方的各级环保部门确实存在不主动、不作为的失职现象,饱受舆论诟病。但需要指出的是,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其长期性和复杂性,要化解生态与发展之间积存的矛盾,恐怕不是仅仅依靠一个环保部门就能得到有效解决。

以北京治理雾霾的经验为例,凭借跨区域、跨部门的通力合作,采取大面积动员和综合治理措施,北京才得以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见到久违的蓝色天空。“APEC蓝”的例子说明,环境治理必将是一个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不能用单一的线性关系来分析,也难以指望某个职能部门的“单打独斗”。

环保干部的升迁之路民众大概不会太关心,但环保部门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却是个重大的课题。环保工作的困难,也体现在长期以来体制内存在的“级别高才好办事”的权力逻辑上。环保部门总体上的“弱势”地位,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环保干预、执行力不足的困境,这些问题都有待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改善。

(责任编辑:章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