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村民叩响致富门——记双辽市优秀共产党员柳条乡王合村党总支书记韩维森
走在满眼碧绿的乡间小路上,微风吹来阵阵稻花的馨香,一排排农家小院整齐有序,平整的水泥道路四通八达。新建的村文化大院里,村民阵阵爽朗的欢笑声传入耳际,这里是村民们读书、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这就是地处东辽河下游的双辽市柳条乡王合村。而把这个昔日全市有名的贫困村变成市级文明村的领路人,就是王合村党总支书记韩维森。
强化自身建设 打造团结干事新班子
“通过学习强化自身教育,加强党性修养,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工作要抓好,必须有一个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我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对班子的好坏起关键性作用。”今年38岁的韩维森对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坚信不移。
韩维森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多种行业,从经营猪饲料起步,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把运输、钢材生意经营得如日中天,成为双辽较有名气的青年致富带头人。2014年12月,王合村前任老支部书记卸任后,村里无合适人选,韩维森致富后不忘众乡亲,毅然回到王合村接任村党总支书记职务。在仅仅一年半的时间里,韩维森克服困难,带领村“两委”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想事、干事,修桥铺路,美化绿化村屯环境,改善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走上了致富道路。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服务民生新常态
水资源厚爱王合村。韩维森看准了东辽河水的资源优势,决心带领村民打一场引水入屯、净化环境、美化村屯的攻坚战。通过村集体投入和向上争取资金的办法,投资60万元整治农田路及排水工程31000延长米,整修标准化排水沟3200延长米,使全村200公顷水田实现了引水灌溉,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韩维森组织建立了村便民服务大厅,方便了村民办事;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方便了村民网上购物;恢复村卫生所,方便了村民看病;申报郑新公路两侧120公顷水田上电项目,解决了村民生产水稻节省灌溉费用问题。
王合村现有耕地面积36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就占310公顷,水稻生产是王合村的主导产业,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耕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为此,韩维森从市场需求入手,引导村民优化种植业结构,以稻花香、秋田小丁为主要示范品种,建标准化示范基地30公顷,并把在盘锦引进的蟹苗投放到10公顷示范田中进行养殖,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规范基础建设 打造美丽乡村新气象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韩维森亲自设计扩建村文化广场4000平方米,安装体育器材20件,安装路灯及广场灯20盏。栽植风景树3000棵,种植花草40万株,修建标准文化围墙3200延长米,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加速了王合村新农村建设进程。在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为了体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韩维森把党员这面旗帜高高举起,树立党员形象。实行村干部包屯、屯干部包段、党员包户“三级联包”制度,各负其责,环境整治实现了常态化、责任化、清洁化、自觉化,被批准为省级新农村。
在2016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韩维森以高票再次当选村委会主任,全票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如今的王合村环境优美,群众生活富裕,文化活动丰富。韩维森先后被评为四平市劳动模范、双辽市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没有使韩维森满足、骄傲,他对王合村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决心在不久的将来把王合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