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一年回顾:价改一子落 产业全盘活
“以前玉米都进国储库,现在基本全流向市场,‘就地储’变成了‘全国销’”……玉米产量下降、库容压力减轻、进口大幅减少,长期困扰国家的玉米“三高”在2016年开始发生明显变化。
“玉米深加工企业迎来春天,而且是好多年都没遇到的春天”……玉米价格随行就市、北粮南运日益活跃、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玉米产业链越搞越活。
“加上国家玉米生产者补贴153.92元,每亩纯利润可以达到360元左右”……尽管受到影响,但种粮农民基本收益有保障,有账可算、有利可图。
加工回暖、进口减少、市场流通更加顺畅……这些,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交出的答卷。2016年,实行了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标志性硬仗。那么,改革将近一年,为什么要改?怎么改?改得如何?再次检视这场改革,也许会给我们更多启迪。
玉米收储是必啃的硬骨头,不改不行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年产量两亿多吨,涉及亿万种植农户。同时,玉米还是粮食领域产业链最长的品种。因而,玉米的每一次政策调整、每一次价格波动,其带来的影响都是全面且深刻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摆在中国玉米产业面前的,是严峻的现实。
——价格只涨不跌,市场机制失灵。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东北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临储价格从0.7元/斤攀升至2014年的1.12元/斤。在多年稳定看涨的趋势下,不管价格涨跌,一味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投入,成为多数种粮农民的惯性。临储政策成为玉米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本应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则隐身其后。
——国内外价格严重倒挂,大量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在临时收储价格政策的背景下,国内玉米价格与国际市场脱节,造成明显价格倒挂。2014年我国进口高粱、大麦和玉米酒糟等替代品的总量为1660万吨,2015年增加至2825万吨,增幅达70%,接近全年玉米饲用量的1/4。由于巨大价差,大量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进而导致国产玉米大量趴在仓库中。
——库存一路飙升,几乎要爆仓。从2007年到2015年,我国玉米产量从1.47亿吨增加到2.29亿吨。产量上去了,消费、加工和转化却没有跟上来。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习银生介绍,2016年,玉米仓库结余已超过我国一年的玉米产量,各地库容爆满,出现了“收不进、调不动、销不出、储不下”的尴尬局面。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测算,实行玉米临储政策,库存玉米耗费国家财政成本高达630亿元。
粮食连年丰收,固然是喜事一桩。但是长期只升不降的临储收购价格、垄断性敞开收购的原则却也造成了市场扭曲,导致连年增产、库存高企、进口增多的“三高”怪像。玉米库存积压严重,玉米价格长期虚高,不仅造成沉重财政负担,而且对下游市场主体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凡此种种,都成为制约中国玉米市场健康成长的座座大山。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不仅与农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密切相关,更直接的原因是现行玉米市场形势和收储政策面临的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习银生介绍说,经过多年的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产业积累的弊病和矛盾越来越多,到了难以为继、非改不可的地步。
“1.12元一斤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农民也知道,粮食买来就放在库里,根本调不出去,没人到东北买粮食。这个政策是必须要调整的。”中农办副主任韩俊在回答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提问时说。
玉米产业要持续发展,必须改革。不改革,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拖下去,改革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原来的体制不可持续,要是等到矛盾积压、导致崩盘,受到的损失会更大。在复杂的现实背景下,实行市场化收购和价补分离的新机制,成为玉米改革坚决的政策思路。
政府、企业、农民,协力打好改革“组合拳”
船大掉头要快还要稳,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说过去30多年的改革让大多数人都能从中受益,那么,现在的玉米改革却是利益增进和利益调整并存,不可避免要经历阵痛、付出代价。取消玉米临时收储,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农民利益受到直接影响,种粮收入难免下降。
为缓解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改革一开始就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保护种粮农民的基本收益。通过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中央财政给东北四省区下达了390亿元的补贴资金。按照2014年的玉米种植面积,相当于每亩补170元,按照平均亩产来折算,一斤粮食相当于补两毛钱。
“幸好有生产者补贴,收入较去年虽有所下降,但还挺得住。”吉林省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从建打算还种玉米,他说,“干这活,我在行。”
玉米价格下降后,农民开始调整种植结构,更多农民开始根据市场安排生产,更加重视选择优质好销品种,种一些效益高的作物。从全国面上来看,2016年全国籽粒玉米调减了3000万亩左右,仅黑龙江玉米的播种面积就调减了1900多万亩。
临时收储取消后,大量玉米由企业实行市场化收购,卖粮难成为玉米产业新考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加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必将影响改革进展。为解决卖粮难问题,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农民顺利卖粮。
粮库不收了,不代表政府就不管了,反倒是更应主动出击,走出去找客户。黑龙江省青冈县粮食局副局长陈甫的手机里,有一个玉米贸易微信群,当地很多玉米供求信息在这里传阅。“群里主要是青冈县做玉米贸易的粮食经纪人,以及玉米种植大户、合作社等。”陈甫说,这个小群虽然简单,但很实用。2016年10月青冈县粮食局就组织9家粮食贸易企业到山东等地对接,当时签订意向性预购合同68万吨。
搭平台、找市场,几乎成了黑龙江2016年玉米销售最大的主题。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朱玉文介绍说,通过“玉米商务洽谈会”和“金秋粮食交易会”,黑龙江与全国玉米加工、饲料和贸易企业签订意向购销协议500亿斤以上。
“买、买、买!”在吉林省去年8月召开的全省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上,原计划500人规模的会,实际到会人数上千名。吉林省副省长隋忠诚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关键在于抓好市场化收购。围绕这个关键任务,吉林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15项具体措施,这次产销协作、产销对接就是重中之重。”
不光是政府部门有所行动,具有价格优势后,企业也纷纷参与到市场化收购过程中。作为最大的市场化粮食企业,中粮集团积极入市收购粮食,从新粮上市到2016年底,在东北三省一区共收购玉米685万吨,占玉米收购总量的17%,占比第一。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说,玉米结构调整事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败,关键时刻央企必须顶上去。
要想卖出去、卖好价,关键还要储好粮。针对农民储粮存在的问题,各地加大引导农民科学储粮力度,为均衡销售创造条件。黑龙江组织11个秋粮购销督导组,深入村屯督导落实,组织消除玉米“地趴”储存攻坚战。
“上栈子、码趟子、离地储存,我们采取了各种庭院储粮技术措施帮助农民科学储粮,防止坏粮。”朱玉文介绍。
要改革,就可能面临选择、遭遇挫折,甚至付出代价。从来就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改革方案。但是,只要把各种问题想在前面,把各种配套措施准备妥当,改革就能迎难而上。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极大程度缓解了粮价下降对农民收入的冲击,同时辅之以引导种植结构调整、解决“卖粮难”等多项配套措施,确保种粮农民基本收益有保障。
改革打通玉米产业“任督二脉”
思路一转天地宽。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后,玉米价格回归合理,市场成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价格信号开始发挥作用,政府也得以从收储的财政压力中抽身,随之而来的是,从种植到收购、从流通到加工,玉米产业链条各环节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在种植环节,由于价格下降,土地租金、玉米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都有所下降。成本的下降再加上国家的补贴,给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更多的选择,玉米不再是很多农民种植的必然选项。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要求加入合作社。”吉林省榆树市增益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占有说,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主动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比利时玉米、高蛋白玉米等优质玉米品种和月见草、马铃薯、西瓜等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去年合作社经营500多公顷土地,纯收入达200多万元,丝毫没有受到粮食价格下跌的影响。
改革建立了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根据监测,东北各地玉米价格从0.6元/斤到0.85元/斤不等,与临储政策下整个市场一个价形成了鲜明对比。
价格回归市场推动了玉米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开始形成。“以前是华北玉米倒流东北,如今,市场定价后,大量东北玉米开始行销全国,”黑龙江省农业部门相关人士介绍说,改革后北粮南运活跃,黑龙江铁路日均装车超过1800车,整个东北铁路玉米运量增长5倍多。
不仅国内市场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玉米回归市场价格,也让前些年国内外价格倒挂的现象迅速反转,为提升我国玉米产业竞争力创造了直接条件。改革后,进口玉米优势不再。据统计,去年我国玉米进口下降了33%,大麦、高粱、木薯和玉米酒糟等替代品进口下降了40.4%。
更深刻的影响,是给玉米加工企业带来的变化。
“就是因为有这个预期,我才敢扩大生产规模,改革后我们的盈利能力起码能翻一番!”黑龙江省一家大型玉米饲料加工企业董事长何彦辉说,临储政策取消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走低,使得他们的产品更具竞争力,于是扩大生产规模,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从粮源、成本以及政府政策支持上,给企业发展增添了很多优势。”中粮生化能源(肇东)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石晓梅说,业界都欢迎这个改革,是因为这个改革对玉米加工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加工企业来说,玉米市场价格和国际接轨之后,原料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利润增加,加工量也随之提高。去年上半年,很多加工企业都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玉米价格下降后,加工企业都在开足马力生产,企业扩大产能、做深加工,出口欲望增强。
市场配置资源后,不仅盘活了加工企业,与玉米相关的畜牧、精深加工等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黑龙江多渠道扩大玉米加工转化量,2016年新增加工能力45亿斤,全省全年可精深加工玉米110亿斤。同时,在过腹转化和加工转化上发力,延长玉米产业链,提升价值链。2016年,黑龙江通过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引进温氏、伊利等大型畜产品企业,粮食转化能力显著提升,全年可过腹转化玉米300亿斤。
启示
从价格只涨不跌到随行就市,从“就地储”变成“全国销”,从库存高企到购销两旺,从加工萎靡到提质增效,从长期只种玉米到灵活调整种植结构……回顾近一年改革历程,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既充分发挥了市场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建立了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使玉米从“死胡同”里走了出来,又更好发挥了政府作用,最大程度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基本收益。
改革过程中,无论是种粮农民所承受的那些改革阵痛,还是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曾经有过的迷茫,都凸显出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之重、改革之痛,也映衬出这份答卷的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更生动诠释了新形势下改革者所应秉持的智慧和担当。正是因为包括政府、农民、企业在内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通力配合、协同向前,这场涉及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改革,才能既波澜壮阔又平稳推行。
改革永远在路上。从各地改革的实施节奏来看,尽管还存在一些运力紧张、深加工产能缺口等问题,但是只要在正确的改革道路上持续推进,假以时日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前正处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领域的各项改革任务都需要改革者勇挑重担、锐意进取,既要坚定改革方向,也要妥善做好各项配套政策,切实提高改革本领,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把“三农”改革向纵深推进。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