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率先在孩子身上实现‘零艾滋’目标”

01.12.2014  14:44

  李克强赴佑安医院考察艾滋病防治,称尽快启动建立社会组织防艾基金,完善相关公益组织免税政策

           

           

  李克强同防艾志愿者交谈。在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夕,李克强来到北京首家接诊艾滋病患者的佑安医院,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我今天来到这里,不是因为国际艾滋病日即将到来,而是希望让这个日子发挥更大作用,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帮助艾滋病患者。”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夕,李克强在佑安医院考察时说。

 

  佑安医院是北京首家接诊艾滋病患者的医院。在这里,李克强先后看望了艾滋病患者、民间组织负责人和医务工作者,用近一小时时间与医学专家、基层防艾人员、志愿者和国际组织代表座谈交流。他说,艾滋病不仅要防控,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也是折射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扇窗口。

 

  ■ 数说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自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已达49.7万例,死亡15.4万例。目前我国设立了9043个艾滋病自愿检测咨询点、766个美沙酮门诊、2.4万个筛查实验室等。艾滋病患者病死率逐步下降,全国疫情保持在低流行水平。  据新华社

 

  母婴阻断是“爱的传播

 

  在感染科病房,李克强看望了一对艾滋病患者夫妇。通过母婴阻断治疗技术,夫妻俩两年多前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李克强与两位患者逐一握手,询问他们身体怎么样,生活有什么困难。患者告诉总理,刚得知感染时“特别绝望”,但因为小宝宝的到来,他们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看到总理到来,小宝宝有些害羞地把脸埋进母亲怀里,连着叫了好几声“妈妈”。李克强称赞,母婴阻断技术不仅是技术突破,也是“爱的传播”:“听到这一声声‘妈妈’,你就有更大勇气和病魔抗争!孩子给你们一家带来了欢乐,也让更多患者燃起了生命的希望。”他表示,艾滋病现在可防、可控、可治,中国的治疗也有了很大进步。国家会加大投入,在2015年前将一些技术成熟、成本可控、社会效益好的防艾措施推广到全国。

 

  看望这个健康小宝宝时,李克强专门带了一盒水彩笔作为“见面礼”。

 

  “每一个艾滋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都需要更多的尊重和关爱,祝你们重绘七彩人生!”总理说。

 

   防艾抗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不可替代

 

  “我们又见面了!”在医院的“恬园工作室”,李克强刚看到工作室负责人段义,立刻上前握住他的手笑着说。

 

  恬园工作室是一个从事艾滋患者随访、关怀的社会组织。2012年,工作室负责人段义曾作为民间防艾组织代表,与李克强总理面对面座谈。两年后,总理专程来到他们的办公室参观考察。

 

  拉开办公室墙上大树图案的布帘,段义向总理展示了工作室的“秘密分享树”。刚刚发现自己感染的患者们,把自己的痛苦和自我激励写下来,放进墙上挂着的布袋里。

 

  “你们工作室有多少志愿者?大家的生活有保障吗?”李克强问道。段义回答说,因为一个国际组织的艾滋病项目资金撤出中国,现在一些志愿者需要通过兼职来保障生活。

 

  李克强当即向同行的卫生计生委负责人说:“这应该加大投入!我们开展防艾抗艾工作,让艾滋病患者在社会上拥有平等的生活工作权利,这其中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工作非常可贵!

 

  “你们不仅推广筛查,也帮助患者;不仅传播科学,也是在传播爱心。”李克强说,“你们将心比心,比医生护士更了解如何帮助患者,抚慰他们的心灵,你们的工作很了不起!

 

  降服艾滋病最重要的是爱心

 

  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十几把小椅子围成一个拥挤的圆圈,李克强坐在这里,与医学专家、基层防艾人员、志愿者和国际组织代表座谈交流。

 

  李克强开门见山连发三问:“你们很多人参与防艾多年,目前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解决什么?

 

  有人提出,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艾滋病疫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曾经的血液传播、吸毒传播比率直线下降,性传播、特别是同性感染的比率逐年上升。

 

  李克强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已经摆脱了早年“手足无措”的应对方式,但艾滋病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降服这一病魔,一定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有爱心、智慧和毅力。

 

  “这其中更重要的是爱心!”总理特别强调,“艾滋病患者不仅身体会受病痛折磨,心灵折磨更大。有时还会遭遇社会的不理解,甚至歧视。他们是社会最需要帮助的人群之一。‘谈艾色变’的老观念该抛弃了!

 

  李克强坚信,人类已经看到了攻克艾滋病的曙光,彻底降服这一病魔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