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我的入党故事 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民二庭党支部赵志慧的入党故事
一百年章回,万里长征,几度寒暑;一百年光阴,春去冬来,岁月荏苒;一百年风雨,是党用智慧谱写了伟大祖国的辉煌。鲜红的旗帜,肃穆而又庄严,交织着镰刀和锤头铸就的忠诚。每个年代都有独特的烙印,每位党员都有自己的故事。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同时期的共产党员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唯一不变的是每个党员的初心。
入党是一种光荣,入党是一种信仰,入党是一种责任,入党是一种担当。因为生活在党员家庭,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中,从小我的心里就深深埋下了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种子。2011年我初到湖南求学,怀揣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崇敬,来到大学第一年就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学校组织的党员培训班里,我不仅学习了党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也体会到了党的血泪史和光辉事迹。培训班结业的最后一堂党课,在校党委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韶山毛主席的故居进行瞻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韶山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历史。参观毛主席故居时,不禁想起了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诗句,他怀揣着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踏上了新征程,四海为家,为中国革命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精力。韶山是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点燃革命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在毛主席铜像广场,深刻的了解到当年革命的火种是多么的热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我心中留下了不能磨灭的烙印,这革命火种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历久弥新,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道路。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了静静的故居,郁葱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深刻感受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第10个年头。从在党旗下的赤诚宣誓到在工作岗位上化信仰于平凡,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始终牢记在心,溶于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毕业后我选择加入到了法院这个大家庭,为祖国司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热爱这个岗位,因为它充满了正义感与责任担当。“法出于仪,威于义”,小小法徽蕴含着公平公正,也象征着法院人的初心和使命。使命呼唤担当,选择了司法事业就像鱼儿选择了大海,就要搏风击浪;就像雄鹰选择了蓝天,就要振翅翱翔,选择了司法事业就要有舍我其谁的情怀,就肩负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使命与担当。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在点滴工作中一直不断激励着自己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不断将个人成长融入党的事业和祖国的发展。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上下经历了重重考验。3月初,我主动报名加入吉林省省直机关党员突击先锋队到基层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在零下十六度的室外卡点对往来人员进行登记、测温、排查;对室内、室外区域及快递进行消毒;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物资配送等工作。在我心里这不仅是一场疫情更是一场冲锋。虽然不能在抗击疫情的医疗一线和大家一起奋战,但是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发挥自身的光和热,我认为也是对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的身体力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这种爱,是一份“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勇敢担当;这种爱是一腔“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诚;这种爱,是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的誓言。同样也不断激励我在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发扬“三牛精神”,争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四有青年,为吉林法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吉林高院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