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特卖会”市场困境 3年时间利润下降75%

07.03.2015  08:39

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笔接一笔地结账、远超预期的销售成绩……在特卖会商人李超群(化名)眼中,仿佛还能看到昔日的荣光。但是,与五六个人挤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办公室内、烟雾缭绕中坐于角落里的李超群,口中娓娓道来的,却怎么也逃离不开利润下滑这个悲剧性的论调。

“与2012年时相比,我们的收益下降75%,大家都在问我该怎么办,但是我也想有个人来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李超群说。

在去见李超群之前,记者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李超群办的红木家具特卖会,在一般人的惯性思维里,只要冠上“展销会”、“特卖会”的名头,必定会呈现出人山人海的场面,但是走进会场,稀稀落落分布着的几个人,着实让人的认知在短时间内出现一定程度的断档,心里的疑问呼之欲出——“这,是特卖会吗?”

一个硕大的展厅内,一件件雕工精美、造型大气的红木家具极其安静地存在着,偶尔,角落里会传出几个售货员窃窃私语的声音,除此之外,便是更为长久的沉默气氛。记者在展厅的半个小时里,前来参观的消费者寥寥无几,问价、成交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位工作人员坦言,“有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比顾客多。”

现状:冷冷清清的特卖会 3年时间利润下降75%左右

2012年开始,李超群开始带领他的团队在全国办各种主题的特卖会,到今年,他几乎已经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我们卖过海参、茶叶、红木家具等很多东西,并不仅仅局限在一种商品上。”李超群坦言,自己和团队在做的,就是一种资源整合,“用优质的产地资源,搭配实惠的价格让利,就是我们主打的优势。”

但是,从去年开始,他感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曾经的高额收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难做的推广以及预期收益的实现。“太具体的数据我不能跟你透露,但是我可以说的是,最开始时,我们办一场特卖会,只用3天的时间就可以实现千万左右的营业额,但近两年来的情况急转直下,三年的时间我们的利润下降了75%左右。”

业内:特卖会是一场流动的“赌注”

与李超群有着同样感受的同行很多,特卖会作为消费领域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前方的路似乎越来越艰难。

王浩(化名)同样是一名特卖会的组织者,在他看来,每次到一个城市办特卖会,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赌注。“我们走的路,都是没有人走过的,只要我们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会成为别人模仿的先例。但是,这意味着我们也要去面对所有未知的风险。”

他告诉记者,每一次特卖会,都需要大笔的启动资金,“人力、精力、物力都耗费太多,首先在布展上,就需要15个人做两个昼夜,撤展也是一样。”王浩说,一个30-40人的团队,从定下目的地到举办完成,前前后后需要三周的时间,单单是人员上的投入,就是个庞大的数字。但在展期结束之前,谁也不知道这场特卖会究竟是赚钱的还是赔钱的。

而李超群坦言,仅仅是这场红木家具特卖会,单次运费成本就在2-3万元,往返近5万元,“照目前这个情况看来,不赔我就满足了。”而事实上,仅就长春地区的红木家具市场来说,他办一场红木家具特卖会,只要有50-100个消费者出钱购买,就可以实现成本收益,“听起来好像并不怎么难,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毕竟,简单的收支平衡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预期,如果每场都是收支平衡,那么在我看来,特卖会这条路就没有走下去的必要了。”

瓶颈:消费形式多样下“不变”是硬伤

从曾经的千万收益,到如今的利润下滑75%,这其中,特卖会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李超群看来,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儿。“你也能看到,单就长春这个城市来说,我们走了,还会有别的人来办特卖会,大家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今天我卖红木家具、他卖海参,下次我再来可能就会卖海参,而另外一个团队转而卖红木家具。虽然我们可以保证每次来的商品不重复,但是现在特卖会这个市场这么大,难保不会有人在做我们曾经做过的项目。时间久了,消费者自然就会产生疲劳,倦怠。”

交谈的过程中,王浩告诉记者,每一个特卖会团队都没有生产商品的能力,大多数人做的都是资源整合的工作,“选定一个商品,我们直接跟生产厂家联系,所有上会商品全部直接从工厂拉到展厅,省去了1、2、3级代理商的中间环节和商场进店费。出厂价1万元的货物,各级代理商层层加价到底,可能会涨到4-5万元,但是我们还是1万元,主要走量。如果量走不动,我们的收益必然下滑。”

李超群说,每次选择特卖会的主题,绝大多数同行都会进行市场调研,“我们通常都会把目光锁定在中高层次的消费群体,你看红木家具、海参等产品,都不是普通老百姓平时消费的东西,所以我们并不主抓这类人群。”

而目前特卖会行业正在经历的瓶颈,在从业者眼中,最大的弊病出在“不变”上。“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消费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不变遇上消费者的善变,显然我们会输。”

出路:增加“附加值”是个突破口

“从我的角度来讲,难走的路并不一定走不下去,虽然现在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走得好的话,还是可能实现突围的。”李超群认为,突围的关键在商品的选择上,“当然了,首先一定是商品的品质有保障,做到了这点,就需要在‘附加值’上做文章了。”

究竟何谓“附加值”?他这样解释,“既然特卖会越来越不特别,那‘附加值’就是我们最需要看重的一个突破口。拿红木家具来说,它不像现在流行的欧式家具那样是快消品,而是哪怕用上几十年,也是不过时的,甚至会增值。我所说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文化附加值和潜在附加值。”

还有一种声音指出,特卖会商家们的下一步,可以朝着“品牌定制”方向努力,意思是说,与某一知名品牌合作,定制一款专属于自己的商品,再带到自己的展会上去卖,借助品牌的知名度带动特卖会的客流量。但是这种办法,在王浩看来并不可取,他认为,“首先,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讲,定制出来的商品需要符合70%以上消费者的品位才有可能收回定制成本,只有真的有消费需要,大品牌才会同意定制。另一方面,每一个定制商品都附带知识产权,这方面的成本又太过昂贵。”

专家:特卖会形式不会长久存在

特卖会究竟怎么了?它的未来之路究竟该如何走?局外人又是怎么看的呢?

在吉林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丁志国看来,以特卖会为载体销售商品的形式,是在一定消费环境下产生的特殊产物,而它逐渐在走的下坡路,也是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注定、脱离不开的命运。

“特卖会之所以兴起,是因为当年的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需要这样一种方式去刺激一下,老百姓一看到‘特卖’两个字,第一反应就是‘便宜’,就像商场打折一样,消费者对于物美价廉的东西,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费欲望。但时间久了,大家发现,这一场接着一场的特卖会举办的频率有点高,而价格上与商场内的东西相比也没有太大的差距;从品质上来讲,虽然其中有高质量的商品存在,但仍然不乏假货、低质量的商品在滥竽充数。”丁志国说,既然特卖会上的商品价值并不是特别实惠,东西也并不十分出众,那么长此以往,消费者的热情自然就会降低。

他认为,特卖会走向落寞的过程虽然是偶然的,但结果却是必然的,“我认为它走不远,这样讲来,出路就更无从谈起了。”

(记者 张雅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