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校园
记者 毛东风
“老师啊!我把我的眼睛当成照相机,每天照着您高大的形象;我把我的耳朵当成录音机,每天录着您悦耳的声音!老师您的爱永远输入我的脑海里……”这段稚嫩的文字摘自一位小学生的日记。日记里那位让学生如此依恋的老师,是省十佳教师、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的金七仙。
50岁的金七仙,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三尺讲坛上,她把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古老的师者本分融入爱的甘霖,一滴滴注入学生们的心田。于是,一段充满暖意的师生之情,在校园里弥漫开来……
那是2007年,金七仙接了一个新班,全班36名朝鲜族小学生中,只有6人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其他人都因父母在外打工而成了留守儿童。看着这些孩子,金老师暗下决心:不仅要当好老师,还要扮好妈妈的角色。
在平时,金老师悉心观察自己的学生,并通过家访、话访、问卷、日记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及其家庭情况。尤其是对情况特殊的学生,更是关爱有加。班里有几个学生住在学校的住宿点,她便经常花钱买些衣物、食物、书籍等“礼品”,去看望他们;遇到学生生病了,她会带去药品和水果,像亲妈妈一样守护在身边。金老师的举动,让新来的管理员起初还以为她是某个孩子的母亲,因为金老师比学生父母去住宿点的次数还要多。
班里的金旭同学是单亲家庭,跟他一起生活的母亲有残疾,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2009年,金旭得了重病,需要手术治疗,可家里根本无力支付医药费。当时,金七仙老师也因病住院,但她更惦记着自己的学生。经过与学校领导商量,学校发动师生捐款,使金旭的病得到及时治疗。在接下来的6年里,金老师从学习到生活、从学校到家庭,对金旭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候,金旭的母亲有病,金老师也会给她买药和营养品。2012年,金旭的弟弟又来到朝小读书,金老师包下孩子的在校伙食费,并把自己的特级教师补贴拿出来,常年给予资助。
金七仙老师对学生的爱,可谓是无处不在。学生取得了进步,她会与学生击掌相庆,以资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情绪波动,她会给予安慰。与此同时,她还会根据每个学生的饮食喜好,经常自己花钱买些小食品,并作为学生的间食悄悄地放在学生的课桌里……久而久之,学生们都把金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有什么心里话,都向她诉说。
作为主教朝鲜语的老师,金七仙所教班级的学生朝鲜语水平一开始参差不齐,于是,她便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通过写日记,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下转第三版) 爱在校园(上接第一版)二是能激发学生感知生活、记录成长、关注社会、探索知识的热情;三是便于师生之间心灵沟通,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与学习。”金老师说。
一次,在金老师过生日前夕,学生崔瑜珉在日记中写道:“再过两天就是老师的生日,我在放学的时候在2元店里买了一个戒子,这是我用自己2天零花钱买的。戒子上面有一个‘爱’字,它代表我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我希望老师喜欢我的礼物,祝老师生日快乐!”金老师在批改日记时回复道:“老师非常感谢你,也非常高兴,这2元钱的戒子对老师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老师生日那天一定戴你送给的礼物。”看到老师的评语,崔瑜珉可高兴了,她继续写道:“我真的很高兴,老师这么在乎我的小礼物。老师我永远爱您!”
从2008年3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到2013年7月小学毕业,5年多的时间,金老师班上的学生一共写了600余本、4万多篇日记。许多学生通过每天坚持写日记,心智、品行和学识都有了明显提高。如今,金七仙老师所教过的学生写的作文,有87篇刊登在《小学生作文》、《中国朝鲜族少年报》、《儿童世界》等国家和省级刊物上,金老师本人还在全国“爱的日记”颁奖大会上做经验报告,并获得了“全国模范老师”和“全国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