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炜其人和他的小说散文——小说家郝炜逝世周年祭

20.03.2015  11:28

  执著于白山松水吉林大地的小说家郝炜逝世一周年了。时间将会证明,他的小说和散文,绝非可以速朽的文字,不会随风而逝。而且,他的一生,包括他的逝去,都充满了偶然性、戏剧性、传奇性,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三次大起大落,三次一鸣惊人,堪称典型,其间成败得失,颇可回味。

 

  一

 

  第一次认识郝炜,大概二十年前初冬,参加吉林市几家副刊召集的作者联谊会上。其间一个小个男子和一位女士嗵嗵几步迪斯科就跳到舞台中心。他们跳得热烈火爆,激情四射,旁若无人。当时片刻的印象,在我脑子里鲜活至今。认识他以后,我就感到,他能写出很好的小说散文,盖源于他这种生命的激情,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作家艺术家必备的天资和条件。

 

  二

 

  2009年《人民文学》第2期,发表了郝炜两个短篇小说《卖果》和《盘鹰》。他特别高兴,电话约我到饭店一聚。

 

  我奇怪的是他怎么会对果农和放风筝这么熟悉?郝炜讲了他逛早市看见一对父子在卖果,两代人的不同表现让他挺好奇,就唠出了许多事情,他还买了一堆人家的苹果表示感谢。郝炜喜欢看热闹,晨练的时候他常和放风筝的唠,问这问那。当街遇上吵架打仗的,他也看个究竟。小市场,遇见农妇野老摆摊的,面前一堆树根、石头稀奇古怪的玩意,他就走不动了,一定要蹲在那儿,这摸摸那看看,把你甩在一边。

 

  葆有一颗童心,才会产生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发现新东西,发现美,迸发创造力。读郝炜的小说和散文,就会感觉到他的文字里都跳跃着一颗不老的童心,好像小孩子瞪着好奇的大眼睛观察世界。我看这是郝炜不竭的创作力的又一个重要源泉。

 

  我对人们的阅读问题有着天然的敏感。我发现郝炜是很喜欢读书的,他也很会读书。有他的读书随笔为证,都是当时我从《江城日报》随意剪存的。毫无疑问,用心灵去潜心阅读吸收文学经典,也是郝炜文学创作的一个原动力。

 

  那天喝酒,郝炜喝得最多。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郝炜第三次复出文坛,而且又是一炮打响。

 

  三

 

  《卖果》给郝炜带来一片赞扬声,这是他小说创作的又一个兴旺期,之前之后他在十几家文学刊物发表了一批中短篇小说。但他心里一直有个问题纠结着。他说自己不会编故事,为此他感到苦恼。

 

  这个问题,我却一直不以为然。编故事,现在被许多人说得很玄乎,实质是褊狭。你看,日常生活中,夫妻间父子间同事间婆媳间上下级间,那些不起眼的小破事、小细节,人物之间微不足道的心灵生活的差异,心理空间微乎其微芥豆之微的一点点小矛盾、小纠结,在小说家郝炜的笔下都变得津津有味,活色生香,兴味盎然,甚至一波数折,波澜迭起,让你喟然长叹,让你若有所思,让你欲罢不能,还需要编什么故事呢?我说,你的小说从一连串细节和人物的心理张力推动了故事情节,你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这就是能耐!郝炜的《卖果》《老人和鱼》《到对面去》《锻炼》《看杨子荣去》《买车》等等都是这样的精品。

 

  四

 

  郝炜突然写起散文来。一篇篇发表在他的博客上。不久,《酿葡萄酒的心情》出版了(2011年7月),我很喜欢郝炜这本“轻散文”,写了一篇热情的书评《诗意的栖居很遥远吗?》,也就是这一年,中国作协在京召开了郝炜 “轻散文”研讨会。过了两年,2013年9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半梦半醒之间》也出版了,也叫“轻散文”。这两部散文集,和郝炜的小说相映成趣,都紧贴当下生活,反映了后工业时代,急剧转型时期,人们心灵的焦虑和生活的微妙变化,描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其中有些篇章例如《逃向空中的丝瓜》《老派人物》《固执的甲虫》,还有《秋天,摘葡萄的时候》《擦鞋女人》《杀瓜》《细微的生活》《手风琴和老人》《雪后晴空》等等,细致入微,以小搏大,让你品咂、赞叹、惊异,让你回忆、遐想、思虑,大有曲径通幽、美不胜收之慨。这样的散文,不是纯传统散文,也不是新锐散文,更不是编个小故事讲个小道理那样故作深沉的拙劣 “巧文”。它就是当下普罗大众喜欢的朴朴实实的来自复杂现实生活的精短散文佳作。

 

  五

 

  郝炜创作后期,四年时间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他下功最大、用力最勤的长篇是《雪崩》,在他去世时刚刚写完。那时我看到的是他另外两部长篇。《匿名》2011年10月出版,是他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但郝炜几次说他写的第一部长篇是《过着别人的生活》。

 

  《匿名》是反映文革历史和改革开放后又一度出现怀念文革甚至或隐或显为文革翻案逆流的长篇小说。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重大而敏感的话题。仅就这个主题,也能见出小说家郝炜的担当精神。有感于此,我撰写了书评《我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见《文艺报》2012年3月2日第3版)。我觉得,顾城的经典诗作《一代人》可以看做是对郝炜这部小说基本精神内涵最为准确的诠释和概括。这部小说运用了复式结构的手法,以多重视角进行了时空交错的叙事,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集中笔力聚焦和揭示了“寻找光明”这样一个复杂的内涵和主题。此书2014年荣获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

 

  《过着别人的生活》是一部具有寓言性质的现实主义小说。反映的是文革刚刚结束,乍暖还寒的“解冻”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那一特殊的急剧转型年代的生活,小说直面复杂的现实和历史真实。在郝炜的笔下,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从蒙昧到解冻到启蒙的细微过程。这个书名——被迫地或者主动地抑或群体无意识习惯性地过着别人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看这是我们国人都应当理性思考的一个即形而上也形而下的重大问题。真正的作家应当也要敢于直面历史和时代提出问题。仅就这一点,我们就应当向郝炜致敬。

 

  六

 

  最近我才认真读他一篇回忆录《我的小说之旅》。我发现,我对他了解太少了!我们相交才5年时光,这5年是他第三次返回文坛,也是郝炜最后一个创作高峰期。而在此之前,他还有两次大起大落,两次爆发创作的闪光哩!

 

  从1975年他中学毕业下乡去集体户时写的第一首诗算起,到1982年他从师范学院毕业后当中学教师的时候,这七年时间,他在《诗刊》《人民日报》《长春》等四十多家报刊发表诗歌作品,出版了两本诗集《季节之旅》、《雨季的相思》,那时他是个青年诗人。

 

  1983年,一个意外机会,他忽然喜欢上了小说——根据一个老师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他第一篇小说《淡淡的回忆》,发在《萌芽》月刊上。一直到1985年,这三年,他一发不可收,他从诗歌转向小说,是他小说创作的发轫期。

 

  1985年,沿海开放,人才流动,不安定的年轻郝炜决心改变生活,突然携妻离开吉林市去了连云港电台和电视台。过两年因妻子不适应,他们迁回了吉林。他成了跑城建的记者,拿着大哥大,混迹于倒腾建材的人们中间,搞“对缝”,出入夜总会,证实自己也有赚钱的本领。这一晃,就是十年,他离开了文学。

 

  1996年,郝炜说这一年对他是个重要转折,他生病了。无聊透顶的住院时期,他抓几本杂志打发时间,创作的感觉和激情突然就回来了。他发疯地写起来,住院三个月,一连气写出两个中篇,十多个短篇,一发不可收,1998年省作协召开了“郝炜小说研讨会”,著名评论家施建军称“郝炜现象”,许多选刊纷纷转载他的小说,他先后出版了小说集《感情危机》《老人和鱼》,省市大小文学奖项也纷纷而来。总之,从1996年到2001年这五年多是郝炜第二个文学创作期,出现了他第一个小说写作的高峰,开始确立了他小说家的声誉。

 

  七

 

  从2001年到2008年中期,长达六七年之久,由于工作的原因,他第二次离开了文学。

 

  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的影响力是有相对稳定性的。郝炜说可能命运就是要我继续搞创作。2008年,一个省里的创作会议和活动——“吉林省骨干作家高级研讨班”,郝炜第三次回归文学。第二年,即2009年初,发表了短篇小说《卖果》,他又一次一鸣惊人。《上海文学》转载《卖果》并配发了洪治纲的评论。这次回归文学,他曾对我说:“都五十多岁了,快退休了,文学才是我一辈子的爱好,这回不能改了,我要一直写下去。”他确实是这样做的,直到2014年春天他突然离世。近七年时间,是他第三次复出文坛,郝炜的创作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期,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发表了一大批中短篇小说,还编好了一本小小说选。从作品的数量、质量和影响来看,可以说最后这七年,是他创作的黄金期。终其一生,郝炜执著于白山松水关东大地,不但在省内在国内也是可以列入独具艺术风格的优秀小说家之列的。(桑永海)(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