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尖兵于文星:不但技能第一 救援也要冲第一
松花江网讯 2015年4月17日18时59分,永吉消防大队指导员于文星正在组织官兵看新闻的时候,突然警铃大作,永吉县口前镇水电河东小区后山上有6名学生坠崖,情况十分紧急,请求火速救援。于文星带领几名官兵迅速登车赶赴事发现场。
这6个孩子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背着家长来山上玩,顺坡下滑70多米,被树枝挂在了悬崖上,离谷底还有30多米,过路群众听到了孩子的哭喊声,拨打了报警电话。现场围了很多人,可是没有一个人敢靠近悬崖,一脚踏空,就是万劫不复。
于文星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一边安抚孩子家长,一边命令展开救援战斗。照明灯打在树木林立的山谷当中,深不见底,于文星一马当先,依托安全绳,顺着呼救声音传来的方向进行搜索。
这场救援战斗,不仅要求速度,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无法保证下一分钟孩子会不会掉下去,更要谨慎,掉落的石块很可能给孩子们带来伤害,于文星这名具有10多年救援经验的老兵,后背也被汗水打湿了。在下行70米左右的时候,于文星终于看到了挂在树枝上的孩子们。于文星向战友们通报了情况,把安全绳绑到每名孩子身上,手托肩扛,一个一个孩子往上拉。孩子们由于恐惧和手臂上的伤痛,已经筋疲力尽了,推上去这个孩子,另一个孩子就连哭带喊地往下滑,情况异常危急。经过两个小时,6个孩子终于被于文星营救上来,围观群众的赞扬声和掌声响成一片。
于文星,1983年7月出生于山东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他把山东人的倔和犟带到了训练当中,在战友和班长眼里,他就是个“愣头青”“于大胆”。挂钩梯别人还在练挂梯的时候,他就急着往二楼爬。班长批评他,他却说:“我着急,我要争第一!”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入伍以来,他先后夺得了23个第一名。2002年他是支队练兵比武竞赛士兵组总分第一名;2003年他是全市公安系统万米越野长跑第一名;2012年他是全省公安消防部队大比武巷道救生、多层建筑灭火攻坚操的双科第一名;2013年他是支队比武竞赛供水技巧操法第一名……
2003年7月23日,于文星这名中队唯一的上等兵班长,参与了军旅生涯中第一次交通事故抢险救援战斗。大货车和一辆面包车撞在了一起,面包车驾驶员当场死亡。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不愿靠前,可是“于大胆”却拿起扩张器第一个冲了上去,把驾驶员的遗体从车里抱了出来。回去的路上队长笑着问他怕不怕做噩梦,于文星却认真地回答:“有啥可怕的,咱们做得都是好事!”
于文星入伍至今参与灭火应急抢险救援战斗2000余次,从新兵到中队长,他始终坚守在战斗一线。
2005年11月13日,吉化双苯厂发生特大爆炸火灾,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在10公里外都能看到,冲击波把周围1公里范围内的建筑门窗全部击碎,情况万分危急。当时于文星作为战斗班长,深入装置区强攻灭火。灭火时,突然电台中传来撤退的信号,于文星立即组织战友登车,就在消防车驶出装置区的时候,接连两声巨响在车后响起,当时如果有半点迟疑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次发起进攻的时候,于文星不但没有被之前的爆炸吓倒,而是第一个进入装置区。当多年后提起这惊心动魄的战斗时,于文星也感到后怕,但是当时他的表现,在战友们眼中那就是消防兵身上该有的血性。
2012年9月28日,珲乌高速延吉至吉林段357公里处一辆罐车与一辆运煤货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罐车驾驶员被卡在驾驶室内。驾驶员由于长时间的疼痛和恐惧,精神几近崩溃。受伤的驾驶员看到于文星出现,大声哭喊着:“实在不行就给我锯腿吧,出不来,连命都没了。”
救援经验告诉他,现在决不能慌。于文星安慰驾驶员说:“再给我点时间,我一定把你救出来。”于文星的话给驾驶员带来了希望,驾驶员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狭小的驾驶室只能允许一人作业,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于文星只身进入驾驶室内部,利用器械一点点试探性地进行扩张救援,紧挨着驾驶员腿部的车体框架只能用手破拆,器材发动的浓烟让他睁不开眼、喘不上气,手被铁皮划出了个大口子,血顺着手往下淌,于文星全然不顾,全部精力都集中到救援工作中。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于文星终于将被困驾驶员成功救出,并保住了驾驶员的腿。
入伍15年来,于文星连续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1次受到嘉奖,连续6年被评为训练标兵。(江城晚报记者/徐俊峰 通讯员/王世刚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