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消协发布系列消费警示 不良消费习惯给维权带来麻烦

05.03.2016  11:39

警惕扫描二维码陷阱

长春市消协发布系列消费警示

  长春晚报记者  祝微

  网购中您是否轻信卖家花言巧语而放弃维权;公共场所您是否为了礼品而轻易用手机扫了二维码,最终掉入陷阱……日常消费中,这些“习惯”已经给您的维权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昨日,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系列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切莫上了卖家花言巧语的当。

  警示一:网络退货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电商平台实施7天无理由退货,但也有很多网购者在退货中遭遇退货陷阱。如当您要求退货时,卖家可能会提出一些要求:如已明示该商品不实施退换货;亲,麻烦你点击付款后给个好评,然后我帮你退货等。一些消费者为了能顺利得到退款,往往不假思索的“一键点击”。其实这样的操作就相当于放弃了维权,因为你已付款并给予好评,一旦卖家反悔,网购平台将无法受理。

  对此,市消协建议,消费者购买商品前就应仔细了解所购商品是否拒绝7天无理由退货。同时应履行正规程序进行退货。

  警示二:免费亲情

  保健品的推销手段非常巧妙又变化之多,目标大都是针对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思维较慢、对身体健康都很在意又重感情,一些销售公司就打起了促销“亲情牌”,对老人嘘寒问暖、组织游玩、赠送商品、免费义诊、请客聚餐、听保健课等亲情打法,使老年人重招。

  市消协提醒老年消费者不要被所谓亲情迷惑。此外,在选购时不要大额度消费,更应索要购物凭证。

  警示三:免息背后

  目前,不少人喜欢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消费,但却没有意识到在免息的同时另有收费项目,而这只有在还款或查收信用卡账单时才能发现。

  消费者李先生日前就是因为按照邮件提示,信用卡还款时使用了“最低还款”,没想到剩下3万元的刷卡消费,不到一个月就被收取了900多元的费用。

  对此,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刷卡分期付款进行消费的同时,一定要警惕“免息”背后的隐形成本,避免花了冤枉钱。

  警示四:谨扫二维码

  目前,二维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也养成了用手机上网交易,随手扫描二维码的习惯。有的网购者遇到卖家承诺购物能返红包时马上动了心,可当买下商品后,商家却要求网购者扫描卖家发来的二维码,称只要扫码就可获得红包。可是,扫描后发现红包界面并未出现,而且手机显示“无法识别”,此时才晓得可能遇到了骗子,事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

  对此,市消协建议消费者应留意此类信息的发布平台,不要见码就扫,避免被“”。

  警示五:加价回购

  目前收藏品回购已经成为很多经营者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营销手段,而目前我市收藏品市场良莠不齐,特别是在销售时,往往以增值、拉升、高价回收等词语来迷惑一些想从中马上能得到更多收益的收藏者,但是,等到收藏者购买后,才发现并不向卖家所说的“很快就要增值”,对此,购买者事后拿不出任何证据,甚至有的人还买到了假货,导致在利益受损后取证难,维权受阻。

  为此,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收藏品时一定要注意信息分辨,要索取消费凭证,更应要求卖家签订合同或认购书,并对所承诺的和宣传语言写入合同中,并注明产品的金额、含量、成分、重量及等级等详细信息。此外,要注意核实凭证是否加盖公章,公章的名称卖家经营资质是否相同,以免受骗。

  警示六:汽车改装

  目前,一些汽车销售门店将一些车辆进行改装,将出厂时的低配,经过装饰就摇身变成高配。由于买车人并不了解实情,在购车时选择了销售人员所说的高配型车,但在车子出现质量问题去维修时,才知道自己这辆车是用低配车升级改装的高配车。

  市消协提醒,购车前应多走一些卖家,多了解市场,注意要把拟购车型的车况各种配置了解清楚,最好要查看说明书进行比对,对于商家的各种宣传信息和承诺详细地写进合同,一旦发生纠纷,便于维权。

(责任编辑:王莹  )